(資料圖)
9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了2022年度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結果,認定19家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其中國有商業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9家,城市商業銀行4家。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與2021年評估結果相比,中國民生銀行從第二組調整到第一組。其余銀行未有改變。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第一財經表示,與2021年10月第一次公布的名單相比,今年三類銀行(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入選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數量保持不變(分別是6家、9家、4家),但在分組上有所變化,其中中國民生銀行從第二組調整到第一組,表明其系統重要性程度有所下降。
系統重要性銀行規模大、業務復雜性高,與其他金融機構關聯性強,其穩健經營關系到金融體系的整體穩定。根據《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分為五組,分別適用0.25%、0.5%、0.75%、1%和1.5%的附加資本要求,附加杠桿率為附加資本的50%,分別為0.125%、0.25%、0.375%、0.5%和0.75%。不同組別系統重要性銀行在恢復與處置計劃、信息報送與披露、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要求是相同的。
在此次公布的名單中,按系統重要性得分從低到高分為五組:第一組9家,包括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寧波銀行、廣發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北京銀行;第二組3家,包括中信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浦發銀行;第三組3家,包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第四組4家,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第五組暫無銀行進入。
董希淼表示,系統重要性銀行是指銀行中規模較大、地位重要的少數銀行。因為其結構和業務復雜、與其他金融機構關聯性強,在金融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往往對其采取更嚴格的監管措施,以保障其更加穩健持續發展,解決“大而不能倒”問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確保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
此外,與2021年結果相比,2022年仍有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沒有進入。目前,在我國現有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恒豐銀行、渤海銀行。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渤海銀行、浙商銀行、恒豐銀行)連續兩年沒有被納入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將按照《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的要求,持續做好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工作,增強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監管合力,促進系統重要性銀行穩健經營和健康發展。
董希淼稱,系統重要性銀行舉足輕重,應真正發揮經濟和金融“穩定器”作用。我國制定《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和《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建立起我國自身的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規則,有助于提高我國銀行體系穩健程度,在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的同時,推動銀行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助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系統重要性銀行應提早規劃安排,適時補充資本,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完善風險處置機制,提高風險抵御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