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數月的回暖后,A股市場再次迎來震蕩回調。數據顯示,截至8月26日收盤,7月以來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累計下跌4.78%、6.49%、6.06%。在市場波動加大的背景下,不少資金選擇借道ETF產品尋找布局方向。
(相關資料圖)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6日,7月以來全市場股票型ETF份額增加634.55億份。從資金流向來看,雖然部分板塊年內整體表現欠佳,但無礙資金的持續涌入,例如部分醫藥主題ETF的份額有明顯增加;而部分漲幅居前的新能源主題ETF卻出現資金流出情況。
對于近期資金借道股票ETF產品“高拋低吸”的現象,多位業內人士受訪表示,一方面,投資者能夠摒棄追漲殺跌的非理性投資習慣,選擇有利的時機入場,是一種成熟的表現。另一方面,在行業低估時買入、上漲中兌現收益,是資金流動的正常操作,行業主題ETF的資金“高拋低吸”的特征會越來越明顯。
三季度以來份額增超630億份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6日,全市場594只可統計的股票型ETF的份額合計為7767億份,較之二季度末增加了634.55億份。目前,全市場份額超過百億份的股票型ETF數量共有14只。
從ETF產品的份額變動情況來看,一方面,中證1000ETF、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ETF等新產品,獲得了各路資金的熱情申購。例如截至8月26日,易方達基金等四家旗下的中證1000ETF產品,合計份額達223億份;招商基金等8家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ETF的份額合計為108億份。二類產品的份額合計占總增量份額的五成以上。
而另一方面,從存量ETF產品(非今年成立的新基金)來看,三季度以來份額增長超過1億份的產品有57只。其中,南方中證1000ETF顯然分外亮眼,份額較二季度末增加66.81億份,區間份額變化率超過258%,其間凈流入超68億元。
基金份額大量增加,意味著該產品持續受到投資者的關注。對此,一位頭部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中證1000ETF基金的大火與最近兩年是中小盤牛市有很大關系,此外,產品的“歡迎”是由多方面促成的。
“從估值和成分股價值來看,中證1000ETF的配置價值是可見的;再加上相關期貨衍生品的發布,一定程度上刺激了ETF交易量。此外,相關基金公司也在積極發力提升產品流動性。”上述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存量中證1000ETF產品的規模大漲情況,四只新中證1000ETF的基金份額在此期間卻有不同程度的減少,比上市首日合計減少超過50億份。
對此,一位基金業人士受訪表示,“ETF產品競爭激烈,但競爭手段有限。而基金份額的增長具有頭部效應和強者恒強的特點。同一類產品中,在費率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資金會偏向選擇規模大、流動性好的產品。”
其次,他也認為,這與產品的持有人結構特點也有一定關系。“機構對這類產品的喜愛度要高于個人投資者,尤其是規模大的,可以看到散戶的占比并不算高。”
醫藥類ETF“逆市吸金”48億元
記者注意到,在三季度份額增長前列的存量ETF產品中,不乏醫藥類ETF。例如易方達滬深300醫藥ETF、華寶中證醫療ETF自7月以來份額分別增加了57.23億份、56.3億份。拉長時間看,上述兩只產品的今年以來份額分別增加106億份,99.74億份。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6日,名字中帶有“醫”或“藥”的股票型ETF產品共有39只,其中九成以上的產品在三季度的份額有所增長,資金凈流入超過48億元。
具體而言,除了上述兩只產品外,國泰中證生物醫藥ETF、國泰中證醫療ETF、鵬華中證中藥ETF、銀華中證創新藥產業ETF、天弘國證生物醫藥ETF、廣發創新藥ETF、及廣發中證全指醫藥衛生ETF的基金份額增量均超3億份。
不過,從板塊表現來看,醫藥板塊整體并不算好。該板塊4月27日跟隨市場反彈后,7月也隨著市場進入震蕩回調期。數據顯示,截至8月26日,中證醫藥指數、全指醫藥指數7月以來的累計跌幅分別為12.05%、10.57%。
受此影響,上述醫藥類ETF的業績也“跌跌不休”。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6日,上述39只醫藥類ETF自8月以來的收益率均為負數,而年內跌幅超過20%的已有32只,占比超過八成。
對于ETF份額近期的變化,一位金融工程行業分析師認為,醫藥行業跌幅較大,公募配置比例處于歷史低位,安全邊際高。醫藥ETF獲得資金的持續涌入,可能是因為投資者判斷醫藥生物行業呈現出底部特征,所以選擇逢低加倉。
事實上,擁有相似觀點的業內人士并不少。
廣發中證全指醫藥衛生ETF基金經理霍華明對記者表示,當板塊處于歷史估值低位時,未來有可能賺到估值提升與板塊盈利增長的錢。特別是像醫藥此類“長坡厚雪”的賽道,在具有較高安全邊際時,值得長期投資者關注。
興業證券表示,醫藥板塊當前處于戰略性底部,具備政策底、估值底、持倉底特征。當前來看,政策對創新藥鼓勵已開始體現出實質性進展,只是鼓勵帶來的正面影響尚需要時間來顯現,展望未來創新藥賽道景氣趨勢向上。
同樣受到資金青睞的,還有科創50ETF。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6日,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自7月以來份額增長近29億份,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則增加12.36億份。按8月26日基金單位凈值計算,二者合計資金流入超23億元。
除此之外,還有多個行業主題ETF被資金大舉買入,甚至刷新歷史紀錄。例如,國聯安半導體ETF三季度以來吸金近22億元,基金份額增加33.3億份,并在8月26日以141.49億份創下歷史新高;鵬華中證酒ETF被凈申購21.2億份,其間凈流入8.3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股票型ETF的區間凈值并未有明顯增幅,反而以下跌居多,“越跌越買”的現象顯著。數據顯示,截至8月26日,上述四只ETF7月以來分別累計下跌5.25%、5.27%、8.41%、10.48%。
新能源主題ETF漲幅居前卻遭贖回
相比之下,市場資金“越漲越賣”的情況也并不少見。
Wind數據顯示,4月27日至8月26日,共有13只股票型ETF漲幅超過50%,均是光伏、電池等新能源產業鏈相關ETF。不過相較于業績的快速回血,卻有7成產品的份額在三季度有不同程度的縮水。
具體來看,華泰柏瑞中證光伏產業ETF份額凈贖回15億份至80.82億份,而國泰中證光伏產業ETF、天弘中證光伏產業ETF、銀華光伏50ETF等份額縮水均超1億份。期間,也有3只相關主題ETF出現了份額的增長,其中僅華安中證光伏產業ETF份額增超1億份。
作為反彈急先鋒的新能源相關主題ETF,為何會出現份額縮水的情況?某相關主題基金經理表示,新能源行業的主題ETF中長期配置價值仍然存在,現在出現份額縮水的情況,可能是部分資金在上漲過程中逐漸兌現收益,因此選擇逢高減持、落袋為安。
事實上,近期資金借道股票ETF產品“越跌越買”“越漲越賣”的現象并不少見。華北某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ETF作為可交易的指數基金,最大的優勢是簡單和透明,從產品名稱中就能明白投資方向。其次,ETF的參與者大多對市場關注較為緊密、投資理念較相對成熟,會更傾向于逆向操作。
“部分主題板塊長期發展趨勢穩定,政策方向也比較明確,觸底回彈的確定性較強,那么相關主題ETF產品,是能夠看到較大的確定性,因此在下跌過程中,也就容易成為資金流入的主要方向。”上述人士表示。
廣發科創50ETF及聯接基金經理陸志明則表示,“在基本面沒有出現極度惡化的前提下,股票的估值隨著市場情緒的波動發生變化,投資者能夠摒棄追漲殺跌的非理性投資習慣,選擇有利的時機入場,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他指出,“現在有很多聰明的基金投資者學會了使用‘網格交易法’,運用得當的話,可以在震蕩行情中獲得超過指數本身的超額收益。”
那么,什么是網格交易法?據記者了解,就是選擇一個合適的基準價,設定好的漲幅與跌幅,以及需要成交數量,在達到這個條件以后,對買賣的行為進行機械化的操作,此舉是為了克服人性的貪婪與恐懼。
“網格交易法更多的是一種倉位策略,漲幅的設立要根據以往這只ETF的振幅來看,不能太高或者太低。”一位具有多年投資經驗的基民對記者表示,“這個方法要用在流動性好的ETF產品上,因為指數產品的特性是復制指數的走勢,波動不會像股票一樣大。”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