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氫能產業重鎮,上海正在逐步探索建設全國性氫交易所,同時探索開展一定規模的光伏發電制氫、風電制氫等“綠氫”示范。
8月26日,上海市發改委官網公布的《關于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下稱《若干政策》)提出了上述內容。
【資料圖】
根據《若干政策》,上海支持國內氫能龍頭企業、碳交易專業平臺機構等在臨港新片區聯合設立統一、高效的氫能交易平臺。探索氫交易及綠氫交易、價格指數、溯源認證、氫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氫能碳減排市場化交易機制,推動清潔氫產生的減排量納入自愿碳減排市場交易,逐步探索建設全國性氫交易所。
“這類似于天然氣等的能源交易所。”上海一家氫能企業高管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說。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氫交易所的性質,與石油期貨和煤炭期貨比較接近。
另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原董事長林輝在“中國碳中和創新論壇首屆研討會”上介紹,氫作為二次能源在整個能源體系里面必然成為一個新的大宗能源商品,與之相應的必然會產生相應的貿易體系和交易平臺的建構,中國作為綠色能源的生產和利用大國,也應該參與到這樣的體系建構之中。他表示,市場化、金融化、國際化是氫能產業成熟的重要標志,服務于產業成熟的氫交易平臺是氫能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
“國內氫交易市場正在醞釀之中,一個是長三角的上海地區,另一個是珠三角的廣州地區,它們都有可能成為全球性綠氫交易的中心,包括物理層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制度層面的服務交易結算的金融體系建設。”林輝說,“具備市場化機制、金融化屬性和國際化渠道的氫交易平臺,無論是氫氣貿易的綠氫交易,還是碳氫協同的氫匯交易,均是值得期待的創新之舉。”
“在這方面,廣東業界此前也過探討。”廣東氫能行業一位知情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
根據《若干政策》,上海正在探索開展海上風電制氫示范應用,將綠氫制備作為未來海上風電項目多功能融合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結合海上風電開發建設和區域制氫發展需求,探索海上風電綠氫制備示范應用。鼓勵臨港新片區氫能企業與相關能源企業合作,參與海上風電項目制氫等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及工程建設。
與此同時,上海加快推動光伏制氫的示范應用。具體做法是,利用臨港新片區標準化廠房集聚的資源優勢,探索光伏發電-制氫-熱電聯供的綜合試點應用。積極培育“光伏發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模式,形成電化學儲能、氫儲能等多種儲能技術相互融合的新型電力系統儲能體系。
風電制氫和光伏制氫,都屬于獲得綠氫的一種方式。在業界,氫氣分成灰氫、藍氫和綠氫,所謂灰氫,指的是96%的氫氣來源于化石燃料,藍氫指的是由化石燃料制取但輔以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利用等處理,綠氫則指的利用風光等可再生能源或清潔能源電解制取。
據最新發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2020》,當前中國氫氣產能約每年4100萬噸,產量約3342萬噸,是世界第一產氫國。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情景下,可再生能源制氫規模有望達到1億噸。當前中國氫能的產量全球第一,203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制氫有望實現平價。
目前,多地政府和企業正在通過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核電來制造氫氣。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河北。資料顯示,國內首個風電制氫工業應用項目位于河北張家口。
為進一步推動上海市氫能產業發展,支持臨港新片區加快打造氫能產業發展高地,《若干政策》提出了18條具體的支持政策。除以上3條政策外,其他政策還有支持深入參與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加大在特色交通領域的推廣應用、規劃建設領先的氫能港口、探索開展區域輸氫管網規劃建設、規劃建設氫貿易基地、做強做專臨港氫能產業基金、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等。
其中,在財稅政策方面,《若干政策》提出,對臨港新片區內符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重點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資格認定管理辦法》要求的相關領域核心環節生產研發的企業,自設立之日起5年內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另外,對于符合條件的氫能企業用于生產、研發和經營的銀行貸款,給予最高200基點的貸款貼息支持,每年貼息金額規上企業不超過2000萬元,規下企業不超過500萬元。對開展氫能領域核心材料突破關鍵技術,實現國產化替代的產品,探索設立保險機制,并給予保費補貼。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