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6個月平均每天創收約50元、每天凈虧損662983元。面對亞虹醫藥(688176.SH)的奇葩業績表現,有投資者在股吧不禁感嘆:“就這也能上市?”
(資料圖)
8月24日晚間,無產品、無客戶的腫瘤創新藥企亞虹醫藥披露2022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不足萬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續虧1.2億元。
亞虹醫藥主要從事泌尿生殖系統腫瘤創新藥研發。今年1月7日,公司帶著2.88億元的業績虧損以第五套上市標準登陸科創板,首發募資25億元,每股發行價格為22.98元。
上市首日亞虹醫藥股價開盤報在20元/股,直接破發,盤中直線下跌沒有一絲掙扎,最終大幅收跌23.41%,報17.6元/股。即便上市首日如此大幅度破發,亞虹醫藥仍逃不過“上市即巔峰”。截至8月25日收盤,亞虹醫藥股價報11.78元/股,較發行價累計下挫48.74%,接近“腰斬”。
除亞虹醫藥外,科創板的創新藥企迪哲醫藥(688192.SH)、首藥控股(688197.SH)、百濟神州(688235.SH)也面臨核心產品商業化不確定、營收甚微業績巨虧、股價大幅破發的窘境。
上半年日入50元,核心產品上市仍不確定
亞虹醫藥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149.76元;凈利潤虧損8960.6萬元,同比收窄;扣非凈利潤虧損1.2億元,同比擴大。截至上半年末,亞虹醫藥的累計未彌補虧損為4.88億元。
亞虹醫藥主營業務專注于泌尿生殖系統(Urogenital System)腫瘤及其它重大疾病領域,主要圍繞泌尿生殖系統疾病進行產品管線的布局。招股書中,亞虹醫藥表示,公司構建了三大核心技術平臺:靶向免疫調節正常化技術平臺、前藥和精準藥物遞送技術平臺、基于分子片段組裝的靶向蛋白降解技術平臺。
作為一家創新藥企,亞虹醫藥上半年實現的營業收入為海克威®(APL-1706)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作為臨床急需進口藥品申報,收入可持續性仍存疑。
那么,亞虹醫藥的下半年收入有望突破萬元嗎?披露顯示,截至6月30日,亞虹醫藥的核心產品均屬于在研狀態。公司目前正在開展9個產品、12個在研項目的研發,其中3個產品的4項研究已處于臨床III期或關鍵性臨床試驗階段。
目前,核心產品APL-1202和APL-1702對應的3項研究正處于關鍵性或、III期臨床試驗階段。考慮到后續臨床試驗和新藥審評審批環節存在不確定性,亞虹醫藥距離提交新藥上市申請仍需一定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兩款核心產品均是由亞虹醫藥購買所得,一旦藥物上市后,還有對應的銷售提成需要支付。根據招股書,亞虹醫藥在2019年與挪威Photocure公司簽訂了《許可協議》,Photocure公司授予亞虹醫藥APL-1702相關專利技術、專有技術、產品商標等的獨占許可,許可其在全球范圍內對APL-1702進行開發、制造及商業化。為此,亞虹醫藥需向Photocure支付首付款、研發里程碑款項、銷售里程碑款項以及銷售提成合計約1.9億美元。而在APL-1702的相關專利權或獨家許可權利失效及上市銷售滿十年后截止,此后該授權區域內的許可內容將變為免費且永久有效。
自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亞虹醫藥一直是“三無”公司,即無產品、無客戶、無營收。2021年下半年,亞虹醫藥實現營收4574.88元,收益同樣來自海克威®(APL-1706)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作為臨床急需進口藥品申報。
創新藥從研發、到獲批上市并產生銷售收入前,企業需要在臨床開發、監管審批、市場推廣等諸多方面投入大量資金。2018年至2021年,亞虹醫藥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5283萬元、-8882.96萬元、-1.26億元、-1.71億元,今年上半年這項數據為-9554.94萬元。
突擊入股抬高估值,公募“被埋”
亞虹醫藥股價深跌,與估值太貴關系密切,背后的原因則與外部資金突擊入股抬高估值有關。
根據招股書及問詢回復函,2020年3月,中小基金、深圳倚鋒、廈門金圓、寧波榮舜4家外部投資者完成第十次增資后,亞虹醫藥的投后估值也才14.88億元。
而隨著上市臨近,2020年10月,國聯科金、嘉興恒昕等16名外部投資者完成第十三次增資,增資對價5.6億元,每股價格為239.98元。隨著外部投資者的突擊入股,亞虹醫藥投后估值便達到了38.6億元,已經接近上市標準。
根據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規定: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并滿足相應條件。
而根據招股書注冊稿,亞虹醫藥的擬募資額為20.7億元,發行新股不超過1.1億股,占發行后總股份的19.3%。按此計算,亞虹醫藥的目標市值高達107.25億元,是數月前的2.78倍。
抬升過快的估值,加之彼時的亞虹醫藥無產品、無客戶、無營收,主要產品均在臨床試驗或上市申請階段,致使亞虹醫藥上市后股價持續陰跌。
截至8月25日收盤,亞虹醫藥股價報11.78元,較發行價破發逾50%,總市值67億元。面對股價陰跌與遙遙無期的,亞虹醫藥的戰略配售股東坐不住了,無奈割肉離場。
今年二季度,廣發醫療保健、廣發醫藥健康混合2只基金分別減持公司股份數量123.01萬股、40.5萬股。按照二季度亞虹醫藥股價均價12.31元計算,廣發基金的兩只產品割肉浮虧近1800萬元。
亞虹醫藥以外,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科創板公司迪哲醫藥上半年營收為0元,營收倒數第一;首藥控股實現收入178.52萬元。截至8月25日,迪哲醫藥和首藥控股據較發行價折價41%。
隨著科創板開市三年有余,以百濟神州、康希諾為代表的未盈利創新藥陸續上市。創新藥創新藥企不斷燒錢,難兌現營收利潤的背景下,股價接二連三破發。今年以來,除亞虹醫藥外,成大生物(688739.SH)、百濟神州、首藥控股等醫藥股首日破發,投資者“中簽如中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