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期貨公司添新。
弘業期貨(001236.SZ)將于8月5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期貨行業首家“A+H”上市公司,同時也是繼南華期貨、瑞達期貨、永安期貨之后,A股第四家期貨上市公司。
弘業期貨于2015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赴港上市不到兩年后開始籌劃回A。不過,弘業期貨A股上市過程并不順利,5年兩次闖關后才獲批IPO。此次,弘業期貨首次公開發行約1.01億股,發行后總股本約為10.08億股,發行價格為1.86元/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期貨市場快速發展背景下,期貨公司上市腳步加快。除弘業期貨,已在A股上市的期貨公司有南華期貨、瑞達期貨和永安期貨三家。目前還有上海中期期貨和新湖期貨在IPO準備進程中。
隨著《期貨和衍生品法》正式實施,在支持期貨公司拓寬融資渠道、鼓勵符合條件的頭部期貨公司上市的同時,也要求期貨經營機構在管理體系方面進行調整和升級,期貨公司以往的業務發展模式,也將逐漸轉變為合規管理和服務管理發展模式,將以風險管理和資產定價服務為核心業務。這也給行業內機構發展帶來了更多規范和約束。
年內最便宜新股
招股書顯示,弘業期貨此次公開發行新股1.01億股,發行價格為1.86元/股,發行市盈率為23.90倍,募集資金總額為1.87億元,扣除不含稅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為1.6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弘業期貨首發價格為年內A股上市最低價格。通聯數據Datayes!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年內共有14家上市公司首發價格低于10元/股,其中立新能源(001258.SZ)首發價格最低為3.38元。
根據8月1日晚間披露的發行結果,回撥機制啟動后,弘業期貨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1007.73萬股,占此次發行量的10%;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9070.05萬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90%。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32.66萬股,放棄認購金額60.75萬元;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4631股,放棄認購金額8613.66元。
作為國內老牌期貨公司,成立于1995年的弘業期貨IPO之路幾經波折。
早在2015年12月30日,弘業期貨就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2.43港元/股,發行股份共計2.5億股,完成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為9.07億股。
但弘業期貨在H股上市首日即破發,當日開盤報2.32港元,跌幅4.53%,盤中最高報2.42港元,隨后長期處于低迷狀態。
2017年12月,弘業期貨首次向證監會遞交A股IPO申請書,但隨后因調整計劃撤回了申請;2021年7月,弘業期貨又向主板發起沖刺,但卻又因為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樂視財務造假”事件牽連,證監會暫停了弘業期貨A股發行審查。直至2022年2月18日,其A股IPO申請才獲得證監會的重新審查,并最終于3月17日獲發審會審核通過。
目前弘業期貨控股股東為蘇豪控股。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之日,蘇豪控股直接和間接持有弘業期貨內資股4.3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7.59%,間接持有弘業期貨H股83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92%。由于弘業期貨控股股東蘇豪控股是由江蘇省國資委控制的國有企業,弘業期貨的實際控制人為江蘇省國資委。
截至8月4日收盤,弘業期貨港股報收1.26港元,股價年初至今累計上漲18.87%。
成色幾何
數據顯示,2021年,弘業期貨實現營收16.4億元,較2020年增長5.03%;凈利潤8021萬元,同比增長20.94%。
2018~2020年,弘業期貨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6.16億元、6.45億元、15.61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8051.41萬元、2126.64萬元、6632.25萬元。
與同行相比,這樣的業績沒有太多亮點可言。
2021年,中國期貨市場資金總量突破1.2萬億元,行業內機構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均創出歷史新高。中期協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150家期貨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494.64億元(以母公司口徑計),較上年同期增長40.34%;凈利潤137.05億元,同比增長59.3%。
具體看來,包括銀河期貨、中信期貨、國泰君安期貨、浙商期貨、南華期貨、東證期貨在內的多家期貨公司,在2021年實現營收突破100億元。凈利潤增長翻倍的期貨公司不在少數。
收入結構來看,弘業期貨的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較依賴于交易所的手續費減收和返還。
2021年度,弘業期貨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和利息凈收入人民幣約3.7億元,同比增長22.46%。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比約為77.26%。報告期內,弘業期貨的期貨交易所手續費返還收入為2.43億元,在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中占比超八成,交易所返還同比增長37.98%。
弘業期貨在招股書中也提到,各大交易所手續費減收收入,是期貨公司手續費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期貨交易所考慮會員單位業務發展、上繳手續費總體規模及相關品種交易活躍度等多方面因素,對相關主體或產品的交易手續費減收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行業人士認為,目前不少期貨公司的大部分手續費收入都依靠交易所返還,一旦停止返還,就意味著期貨公司該年的營收將受到很大影響,進而影響公司的經營穩定。
在發審委會議中,監管部門也曾就此提出質疑,認為弘業期貨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于期貨及期權經紀手續費收入,但每年收到的手續費減收金額存在不確定性。需要說明各期減收手續費收入波動的原因,2020年以來其金額和占比持續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與同行業公司變化趨勢一致;減收手續費收入確認的準確性,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以及發行人減收手續費是否存在重大依賴,應對手續費減收不確定性的措施及有效性,相關風險是否已充分揭示。
在招股書中,弘業期貨表示,交易所尚未就手續費減收的標準頒布明確規則,若未來交易所的手續費減收政策發生重大變動,手續費減收金額降低或暫停減收,將對公司的營業收入水平產生較大影響,可能出現盈利水平大幅波動的風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