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其中提到,“十四五”期間,產業結構與用能結構優化取得積極進展,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綠色工廠和綠色工業園區,研發、示范、推廣一批減排效果顯著的低碳零碳負碳技術工藝裝備產品,筑牢工業領域碳達峰基礎。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3.5%,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會下降幅度,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
“十五五”期間,產業結構布局進一步優化,工業能耗強度、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努力達峰削峰,在實現工業領域碳達峰的基礎上強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綠色、循環、低碳為重要特征的現代工業體系。確保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達峰。
方案提出,推動工業用能電氣化。綜合考慮電力供需形勢,拓寬電能替代領域,在鑄造、玻璃、陶瓷等重點行業推廣電鍋爐、電窯爐、電加熱等技術,開展高溫熱泵、大功率電熱儲能鍋爐等電能替代,擴大電氣化終端用能設備使用比例。重點對工業生產過程1000°C以下中低溫熱源進行電氣化改造。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開展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示范企業和園區創建,示范推廣應用相關技術產品,提升消納綠色電力比例,優化電力資源配置。
構建綠色低碳供應鏈。支持汽車、機械、電子、紡織、通信等行業龍頭企業,在供應鏈整合、創新低碳管理等關鍵領域發揮引領作用,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于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生產、運輸、儲存、使用、回收處理的全過程,加快推進構建統一的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推動供應鏈全鏈條綠色低碳發展。鼓勵“一鏈一策”制定低碳發展方案,發布核心供應商碳減排成效報告。鼓勵有條件的工業企業加快鐵路專用線和管道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優化大宗貨物運輸方式和廠內物流運輸結構。
方案提出,推動綠色低碳技術重大突破。部署工業低碳前沿技術研究,實施低碳零碳工業流程再造工程,研究實施氫冶金行動計劃。布局“減碳去碳”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低碳顛覆性技術研究,突破推廣一批高效儲能、能源電子、氫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溫和條件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協作、上下游協同的低碳零碳負碳技術創新體系。
推動低碳原料替代。在保證水泥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推廣高固廢摻量的低碳水泥生產技術,引導水泥企業通過磷石膏、鈦石膏、氟石膏、礦渣、電石渣、鋼渣、鎂渣、粉煤灰等非碳酸鹽原料制水泥。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衍生可燃物。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優化煤化工、合成氨、甲醇等原料結構。支持發展生物質化工,推動石化原料多元化。鼓勵依法依規進口再生原料。
方案還提出,加強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實施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廢塑料、廢舊輪胎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規范管理,鼓勵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公布碳足跡。延伸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鏈條,促進鋼鐵、銅、鋁、鉛、鋅、鎳、鈷、鋰、鎢等高效再生循環利用。研究退役光伏組件、廢棄風電葉片等資源化利用的技術路線和實施路徑。圍繞電器電子、汽車等產品,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
提到,調整優化用能結構。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有序推進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煤炭減量替代,穩妥有序發展現代煤化工,促進煤炭分質分級高效清潔利用。有序引導天然氣消費,合理引導工業用氣和化工原料用氣增長。推進氫能制儲輸運銷用全鏈條發展。鼓勵企業、園區就近利用清潔能源,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光伏+儲能”等自備電廠、自備電源建設。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