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寄予厚望的新冠中和抗體藥物推廣再度受挫。根據5月20日的一份證券監管機構的備案文件,藥明生物與生物技術公司Vir Biotechnology公司終止了一項新冠中和抗體的研發和生產合作協議,其他現有協議仍然有效。
該消息導致Vir盤中股價下跌9%,收盤下跌超過2%。今年以來,Vir股價累計下跌已超過40%。
藥明生物CEO陳智勝在消息公布后回應:“目前新冠疫情已經基本控制,藥明生物退回了Vir新冠中和抗體的中國市場的權益,Vir所有CDMO項目沒有任何變化,還繼續在公司研發和生產。”
藥明生物和Vir兩家公司早在2020年2月達成協議,藥明生物獲得了Vir新冠中和抗體的中國市場權益,開發、制造和商業化包括VIR-7831在內的新冠抗體藥。VIR-7831是一種單一療法,用于早期治療新冠住院的高風險患者。作為終止協議的一部分,Vir將一次性向藥明生物支付700萬美元。
生物基金公司Loncar Investments創始人布拉德•隆卡(Brad Loncar)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和抗體藥物價格昂貴,要避免新冠變異株的免疫逃逸,就需要不斷地更新版本,這會使成本進一步增加。”
目前來看,奧密克戎變異株已經逃逸了大部分現有的中和抗體藥物。根據北京大學研究團隊在預印版網站BioRxiv發表的一項數據,在分析了247種病毒刺突蛋白RBD中和抗體的逃逸情況,現有的超過85%的新冠中和抗體被奧密克戎逃逸。
盡管如此,仍有少數的中和抗體在療效降低的情況下對奧密克戎發揮作用,其中就包括VIR-7831。Vir的中和抗體也于今年年初獲得了世衛組織的有條件支持,用于住院風險較高的非重癥患者的治療。
針對藥明生物終止與Vir的合作,一位資深藥物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停止合作的原因要么是產品本身不夠好,要么是市場不夠大,也有可能兩個原因兼而有之。”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在疫情之初,美國主推了兩個禮來公司和再生元公司的中和抗體產品。對此,隆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特朗普當時沒有將Vir的中和抗體藥物納入政府的新冠特別項目,不管是出于什么樣的原因,這都是一個錯誤。”
而現在藥明生物主動放棄了這款在同類產品中效果突出的中和抗體產品,也不乏市場因素的考量。“抗體費用高,沒有受到主推。”陳智勝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稱。
截至目前,中國批準的首個也是唯一的新冠中和抗體藥物,是一款由騰盛博藥公司開發的聯合治療藥物。第一財經記者從上海多家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參與一線救治的醫務人員方面了解到,在上海此次疫情中,幾乎沒有使用中和抗體藥物,新冠藥物主要是輝瑞的小分子口服藥和中藥。
雖然從藥物的使用方面來看,中和抗體藥物和小分子藥物主要是在新冠感染早期使用,預防新冠向重癥發展,但中和抗體和抗病毒藥的機理不同。“小分子口服藥通過阻斷病毒在患者體內復制達到抗病毒的作用,新冠抗體藥是通過向患者體內注射新冠中和抗體,激發人體免疫,從而阻止病程進展。”一位臨床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現在來看,國內小分子藥物對預防新冠重癥的有效性還沒有完全證實;而現有的中和抗體藥物又都被逃逸了。如果能夠找到一種既能達到治療效果,又能防止未來變異株感染的廣譜中和抗體,那么即便是價格高一些,但是由于它有很高的預防和治療效率,也能被市場接受。”一位從事新冠藥物開發的研究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