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走進廣德市桃州鎮南塘社區,秋風陣陣,掀起層層稻浪,送來稻谷清香。金黃色的稻穗迎風起伏,田間地頭一派豐收景象。
8月20日,南塘社區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積極組織農機下地開鐮收割,奏響豐收序曲。遠遠看去,農機手正熟練地駕駛著收割機穿梭于金黃色的稻田,隨著轟轟聲,顆粒飽滿、黃澄澄的稻谷被盡收其中。“一種兩收”再生稻的頭茬成熟,看著一車車載滿稻谷的車輛從田里開出,種糧大戶秦天喜興奮不已。
再生稻頭茬喜迎豐收(央廣網發 陳家怡 攝)
“今年再生稻種了大概250畝,一畝的產量就能收1200斤到1400斤,初步預測畝產較去年增長200斤左右,且水稻的色澤更好,結實率更高。”秦天喜介紹道,“要是第二茬水稻管理得好,還能再收獲三五百斤。”
再生稻頭茬喜迎豐收(央廣網發 陳家怡 攝)
再生稻顆粒飽滿壓谷穗(央廣網發 陳家怡 攝)
據了解,再生稻是一種種一茬收獲兩次的水稻,即頭茬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再收獲一季的稻作模式。這種種植方式不僅減少了播種、育秧、施肥、整地等環節,還具有生長期短、成本低、米質優和效益高等特點。
“只有讓農民朋友們看到種植再生稻有實打實的效益,才能更好推廣再生稻種植。”南塘社區黨委書記唐秋銀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扛好‘米袋子’,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