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特別對于整天忙碌的上班族來說,更容易落入生物鐘紊亂的陷阱。想重拾健康生活,不妨嘗試本文提供的方法,盡量減少威脅健康的因素出現。文章原標題:If You Only Focus on 5 Aspects of Your Health, Focus on These,作者為Ashley Richmond。
劃重點:
每天同一時間起床
(相關資料圖)
每天盡可能多活動
曬太陽
限時進食
每餐吃足量蛋白質和蔬菜
我最近在想,如果有人問我能不能只用五步改善健康的話,我會給他什么建議。
我認為許多關于健康的信息都比較復雜、難以理解,其實健康其實可以很簡單,我一直專注于將復雜的研究轉化為簡單而可行的建議,并且希望每個人都能獲得并享受健康。
因此,如果我只能選擇五條盡可能讓讀者過上健康生活的小建議,那就是以下這些:
這點很難做到,但對健康的影響巨大。
我們的健康與生物鐘息息相關,當我們的生物鐘非常規律時,我們身體總體上也會保持健康。因此,優化我們的生物鐘勢在必行。
而優化我們生物鐘的第一步就是每天在同一時間起床,不管是不是周末。
我們的荷爾蒙和代謝功能都按照時間表精密地運作著,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卻幾乎每天都在改變。在人類早期的時候,我們每一天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開始的(通常是在太陽升起的時候),并且遵循著同樣的飲食和活動時間表。我們會在太陽落山時入睡,或在發現火種后就很快入睡。那時的我們不會在工作聚會上熬夜到凌晨兩點,也不會為了輪班工作在凌晨三點醒來,甚至在周末也沒有什么特殊安排的計劃。
我們的身體已經進化到在這種緊湊的時間表上運作,當生活作息與此不一致時,健康就會受到影響。
同樣,這做起來也不容易,但這也是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我們在上班的路上總是坐在汽車或公交上,上班了就坐在辦公桌前,接著下班又坐回車里,隨后又整晚都坐在沙發上。
可我們生來并不是為了久坐而活的沙發們可能都聽說過,久坐就像是一種新的吸煙方式,這是真的。長時間坐著與心臟病、糖尿病,甚至是過早死亡、抑郁癥和肥胖癥都有關。
如果我們想要健康,就需要經常活動。不是說我們真需要進行所謂鍛煉,甚至做特定的運動。
其實只需要動起來就可以了,而且要經常動。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打算每天至少走6000步,加上每小時留出至少5分鐘的活動時間。
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這一點也不容易。我大部分時間都在為這件事而苦苦掙扎,但我知道它有多重要。
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設置鬧鐘。在附近放一個壺鈴,這樣你就可以隨時揮動它進行鍛煉,或者把你的瑜伽墊拿出來,這樣你就可以隨時做一些活動。盡你所能讓這活動件事變得更容易。
這里有一些方法可以增加一天的運動量:
步行——如果你能步行到某個地方,可以不用開車,那就盡量步行吧。把車停在離商店入口較遠的地方,然后沿著過道走過去。
走樓梯——而不是乘自動扶梯或電梯。
做家務——做一些吸塵、拖地、掃地、清理的工作。反正這些總是要做的。
站立——如果可能的話,買一張站立的桌子。當你在等候室時,也盡可能地站著,不要坐下。看電視時,在廣告時段也可以站起來活動活動。
我一直是喜歡戶外活動的人,但直到最近我才意識到它究竟有多么重要。
可以說,早晨的日光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是我們生物鐘開始最關鍵的信號之一。理想情況下,你會希望在醒來后的前20分鐘內感受到一些明亮的光線照射(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是太陽光)。這是一種優化我們晝夜節律的好方法。
并且我們的一天也需要自然光,盡可能避免人造光。
最起碼,每天要有一個小時曬太陽時間。你要以一千勒克斯(Lux)左右的光照量為目標,可以下載一些相關的APP進行測量。
盡量多到戶外去活動,在室內時,也盡可能打開窗簾,坐在窗邊。
限時進食(Time-restricted eating,TRE)對我來說是另一個比較新的概念,但我知道它的好處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
限時進食包括縮短你的“進食窗口”( 早晨吃第一頓、傍晚吃最后一頓的時間跨度),使之與你的生物鐘保持一致。我們的祖先通常在每天早些時間吃完他們的大部分食物,然后從傍晚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都不吃東西。我們的身體就是如此進化出來的,如果我們能使自己的日常生活與此相一致,就會體驗到健康情況的改善。
限時進食包括三點:減少進食窗口期,每天在同一時間進食,在睡前至少2小時吃掉最后一口食物,但最好是3到4小時。
最佳的進食窗口是在8到11小時之間。12小時的進食窗口對健康的好處,縮短到11小時會增加1倍,縮短到10小時之后再增加1倍,以此類推,直到達成8小時窗口。 ——薩欽.潘達(Satchin Panda)教授
限時進食對健康有諸多好處:
增加脂肪代謝
提高耐力
優化生物鐘(食物是一個重要的生理信號)
蛋白質的攝入量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
我們每天和每餐需要攝入多少蛋白質取決于多種因素。然而,比蛋白質更重要的可能是亮氨酸的攝入量(蛋白質中的一種氨基酸)。
看起來,亮氨酸是肌肉蛋白質合成(創造新肌肉的過程)的驅動因素,因此,我們更應該關注亮氨酸而不是蛋白質本身。
為了獲得足夠的亮氨酸來刺激肌肉蛋白質的合成,我們每次需要吃30g左右的蛋白質。
《卡路里神話》(The Calorie Myth)的作者喬納森·貝勒(Jonathan Bailor)解釋說:
"重要的是要以最少吃30克蛋白質為目標······因為當我們攝入30克或更多的蛋白質時,血液中一種叫做亮氨酸的特定氨基酸的濃度會變得足夠高,以讓身體恢復和更新我們的肌肉組織。這個過程的專業術語是肌肉蛋白質合成——我們的身體正在不斷進行自我重建,如果每天不激活這一機制至少三次,我們就會錯過各種新陳代謝帶來的好處,并且有可能每十年會損失5%左右的肌肉組織。"
同樣,每餐吃三份蔬菜也是一種對健康非常有益的做法,盡管這同樣很有挑戰性。三份確實很多,但即使你沒有完成目標,可能也比你現在吃的蔬菜要多得多了。
你可以想象,三十克的蛋白質加上三份蔬菜已經很讓人有飽腹感,足以讓你沒有肚子去吃其他東西了。所以這個簡單的搭配葉意味著我很少會吃碳水化合物,幾乎不吃零食,也不吃甜點。
就算不刻意避免碳水化合物、糖以及其他加工食品,我也幾乎不會碰它們。另外,這種方法還為我的身體增加了一些有價值的微量元素。所以限時進食的方法對身體有諸多好處。
譯者:Yoyo_J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