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京津冀地區持續高溫天氣,昨天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高溫天氣新聞通氣會。
潘之望 攝 資料圖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公眾服務首席柳艷香表示,高溫天氣對健康帶來最直接的不利影響是高溫中暑。按照中暑程度的不同,可以將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在出現先兆中暑和輕度中暑癥狀時,會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如果及時轉移至陰涼地方,補充水分,癥狀就會緩解。
(相關資料圖)
重癥中暑,尤其熱射病造成死亡的風險很大。熱射病也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勞力型熱射病,主要由于高強度體力活動引起機體產熱與散熱失衡導致,常見于夏季戶外劇烈運動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參訓的官兵、運動員、消防員、建筑工人、快遞員等;另一種是經典型熱射病,主要由于被動暴露于熱環境引起機體產熱與散熱失衡而發病,常見于年幼者、孕婦和年老體衰者,有慢性基礎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另外,悶熱不通風的室內、未開空調的車內也是經常發生中暑的場所。
高溫天氣下人體大量汗出,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大,血流速度減慢,導致心臟負荷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促發風險也隨之增大。
■高溫天氣特此提醒:
① 高溫時段非必要不外出。正午太陽直射,也是最熱的時候,出門對健康風險是非常大的,如果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比如使用太陽傘、太陽鏡、防曬衣等,并選擇一些寬松、輕薄以及淺色的衣物,以幫助身體散熱。同時,也不要因為過度防曬而引發中暑,比如有些人包裹得太嚴實,反倒導致身體的熱量散發不出去,容易中暑。
② 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高溫天氣里人體大量出汗,體內的鹽分排出到體外,會造成體內的水鹽平衡失調,引起電解質紊亂,所以要隨時補充含有鹽和礦物質的飲品,及時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同時,要避免飲用含酒精、咖啡因以及大量糖分的飲品,少食多餐,多吃一些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且不要過多吃冷飲,因為人體體內溫度是一個恒溫狀態,如果過量吃冷飲的話,會引起腸胃不適。
③戶外工作人群注意工作強度。暴露在熱環境中的戶外工作者,應該盡量避開中午太陽直射的最熱時段,同時也要減輕勞動強度,放慢勞動速度;戶外中等強度的作業者,每個人應該15分鐘至20分鐘喝一杯水,一杯水大約200毫升至300毫升。
④體弱人群盡量待在室內。體質虛弱的人群,比如老人、兒童、孕婦,還有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應該盡量待在涼爽的室內,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熱環境中造成身體不適,同時也要盡量減少活動,多注意休息。
⑤ 空調溫度保持26℃最適宜。盡管天氣很熱,室內或車內的空調也不要開得太低,大約保持在26℃左右就可以。因為室內溫度太低,室內外溫差太大,會引起血壓不穩定,“一冷一熱”也會引起身體不適,容易得感冒。
⑥ 車內別放易燃易爆品。高溫天氣下,車輛停在戶外,車內的溫度也會很高,所以在開車之前,要打開車門先通風,同時注意車內的空調不要開太低。車內不要放置一些易燃易爆的物品,比如打火機、瓶裝水等。
⑦高溫避免情緒中暑。高溫天氣不僅會造成身體中暑,還會造成情緒中暑,會使人體產生心情焦躁、焦慮等現象,所以在天熱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盡量待在涼爽的室內環境里,避免情緒煩躁。
(原標題:高溫時段非必要不外出)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