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份啟動實施至今,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已運行超過半年。試點進展如何?各類個人養老金產品表現怎樣?實踐中還面臨哪些難點?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試點工作開局良好
【資料圖】
去年4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提出推動發展適合中國國情、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與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相銜接,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
同年11月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聯合發布通知,允許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已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參與個人養老金。個人養老金試點工作自此正式拉開序幕。
截至5月25日,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數已達3743.51萬人,運行平穩有序。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個人養老金制度持續完善,有利于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協同發展,對于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促進經濟社會長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繳費由個人承擔,可自主購買符合規定的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實行完全積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實施以來,開戶人數快速增長,準入金融產品數量越來越多,開局良好,積累了有益經驗?!敝袊]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隨著經濟發展、個人收入增長以及居民養老意識提升,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的發展潛力巨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從參與人數來看,與2018年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以及2004年起建立的企業年金相比,個人養老金制度運作半年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但也要看到,開立賬戶人數很多,但實際繳費比例較低。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將結合先行城市或地區情況,進一步完善個人養老金配套政策,吸引更多人參與并適時推廣至全國。
金融產品日益豐富
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顯示,截至6月14日,金融機構推出的個人養老金產品總數已達664只,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儲蓄類產品,共有465只,基金類產品、保險類產品和理財類產品則分別有149只、32只、18只。
4類產品“同臺競技”給投資者帶來了更多選擇。從風險類別來看,目前產品已覆蓋低、中、高三類風險,基本可以滿足多數投資者需求。但從當前各家銀行及機構的推廣情況來看,多數投資者會優先選擇期限較長的儲蓄類產品,以期獲得較為確定的收益,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則傾向于選擇基金類產品。
“體驗良好的金融產品是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重要因素?!眾滹w鵬認為,對于金融機構而言,應把創新金融產品種類作為重點,從投資期限、風險水平等方面提供差異化的金融產品服務。同時,金融機構要做好銷售渠道建設,不僅自身要搭建銷售渠道,更要考慮基金、保險、理財大多是通過銀行代銷的實際情況,加強合作形成立體式銷售渠道。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認為,從長遠來看,個人養老金制度要持續吸引大眾參加,關鍵在于產品和服務得到大眾認可,滿足大眾需求。當前,個人養老金產品設計還有待加強養老屬性,資金投資運作還有待接受真正長期市場考驗。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出臺政策鼓勵金融機構進行產品和服務創新,金融機構要做好產品細化和客戶分層工作,不斷優化完善養老金融的產品體系。
發展堵點有待破解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近期發布的《中國養老財富儲備調查報告(2023)》顯示,有24%的受訪者對參與個人養老金的態度是“再觀望一下,看看其他人是否參與”,居民對個人養老金仍存在一定的從眾心理、觀望情緒。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個人養老金試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開戶熱投資冷、繳存意愿不高、產品銷售不夠通暢等問題仍待解決。
其中,如何推動更多居民進行繳存和投資是各方關注重點。根據相關規定,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額度上限為1.2萬元。但從目前看,開戶后實際繳存資金的人數和人均繳存資金水平都偏低,有機構數據統計,人均儲存水平僅在2000多元。
“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以來呈‘兩低三不’漏斗狀的特點,即建立賬戶人數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比例低、已繳費人數占建立賬戶人數比例低;產品供應不均衡、選購渠道不暢、民眾參保意愿不強?!辈艿略票硎荆瑥拈L遠來看,我國個人養老金具有廣闊前景,絕大部分人群符合制度覆蓋條件,需要綜合考慮個人養老金定位,不斷從制度運行機制、參與便捷性、參與可持續性等方面增加吸引力。
中國人壽董事長白濤建議,對于高收入人群可適當提高繳費上限,對于低收入人群則給予一定稅收優惠。金融機構要針對不同風險偏好和不同年齡段人群,推出針對性更強的產品。要提升投資便利化程度,可嘗試建立一個權威的公共平臺,解決不能跨行購買全部個人養老金產品的痛點。
“要實現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高質量發展,除了加大養老金融產品的服務創新,還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眾滹w鵬表示,一方面要引導民眾盡快形成對個人養老金的正確認識,更好激發大眾養老規劃和投資的長期需求。另一方面,在個人養老金產品選擇上,要引導投資者逐漸形成長期投資的理念,讓其根據個人年齡、風險偏好、對老年生活預期等合理投資。
流程編輯:TF022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