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車勞頓跨城存款,只為贏取不同地區銀行調整幅度帶來的利率差,這是當下流行的一種“特種兵存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可隨著最近各大銀行紛紛降息,“特種兵存款”或許也不香了。當前,我國存款利率正在邁入“2%時代”。
此前六大國有銀行公告顯示,6月8日起,活期存款掛牌利率從此前的0.25%下調至0.2%。2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2.05%,3年期定存掛牌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45%,5年定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5%。
6月12日以來,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浙商銀行等多家股份制銀行以及部分城農商行也跟隨下調存款掛牌利率。
緊接著,6月13日,央行下調七天逆回購的利率,此舉也意味著人民銀行向市場發放基礎貨幣的利率降低,會讓貨幣市場的整體利率水平下降。
集體下調背后
銀行紛紛下調存款利率最直接的原因是,當前我國銀行亟需降低負債成本,緩釋自身壓力。
“一方面,LPR利率下行和新發貸款利率下降,導致銀行資產端收益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另一方面,長期限存款占比持續提升導致銀行端負債成本明顯抬升,上市銀行整體定期存款占比已經從2021年末的50.73%上升至2022年末的53.73%。”財通證券銀行業聯席首席分析師劉斐然表示。
銀行的存款余額源源不斷的增加,還要支付利息,但優質的貸款卻在不斷下降,包括此前轟轟烈烈的提前還貸潮,也減少了銀行的貸款量。銀行利潤變低了,經營風險也就增大了。
浙商銀行計劃財務部相關人員告訴記者,部分銀行凈息差甚至已突破至1.8%,因此需要采用不對稱下調(中長期下降幅度大)方式合理修復利息差,對沖風險。
調低利率作用幾何?
根據財通證券分析,此次下調將分別貢獻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凈息差2.60bp、1.94bp、1.93bp、2.31bp,分別提升凈利潤同比增速2.49%、1.79%、1.83%、2.34%。
另外,從宏觀經濟來看,目前我國正處于利率下行周期。
去年9月份,幾大國有銀行就曾經集體下調了存款利率,當時中小銀行大多按兵不動。而如今這一輪存款利率下調,終于輪到了中小銀行。
“這說明當前利率整體水平是下降趨勢,已經不是個別銀行主導存款利率下降,而是銀行體系內部流動性充裕,改變了貨幣存款供需,導致銀行存款利率下降。”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為,未來銀行系統整體資金成本都將呈現緩慢下降態勢。
“近幾年利率市場化加速,最終目的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提升銀行服務質效。”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資產負債部總經理樓鐵萍表示,“從發達國家經濟發展軌跡來看,隨著社會資本的不斷充裕,利率下行也是大勢所趨,不少發達國家長期處于低利率或負利率狀態。”
利率下降將帶來什么影響?
對儲戶而言,降息之后錢無法在銀行“躺贏”了,他們的存款利息收入正變得越來越單薄,確實不算好消息。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對長遠影響表示樂觀。
首先是有利于金融系統的穩定。
“通過降低銀行負債成本,不僅有助于銀行穩健經營,也會使得銀行更有意愿下降貸款利率,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從而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有助于經濟基本面向好。”樓鐵萍表示。
其次,對社會而言,存款利率下降,全社會資產配置會更加合理。
浙商銀行人士認為,通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可推動金融促消費、穩增長、擴內需等一系列積極影響。
怎么理解呢?
“存款利率降低會讓市場資金變得活躍。”樓鐵萍分析,一是會進一步激發居民投資理財需求,客觀上助推我國的財富管理市場發展。此外前幾年的防御性儲蓄資金被擠出銀行后,也會提振居民消費意愿,促進消費行業轉型升級。
也有部分業內人士表達了擔憂。
例如,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此次降息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倒逼的無奈之舉。
“先別急著為央行此次在7天逆回購利率上的降息而歡呼,在各期限利率各品類利率都有較大降幅之后,國內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尚且還在明顯增大,主要原因是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還不成熟,在貨幣政策傳導路徑阻塞的時候,短期利率的降低未必能刺激向實體經濟的融資投放,反倒可能推升金融市場中的杠桿交易,加大金融風險。”徐高提醒。
同時,不少人懷疑,當前我國經濟是否陷入了流動性陷阱?
盤和林對此進行了分析,他表示當前情況并非流動性陷阱。
“首先,流動性陷阱是指銀行完全借不出去錢,老百姓對未來經濟發展完全失去信心,相反,如今房地產雖然表現不佳,但很多新興產業正在蓬勃發展,信貸在新興領域依然在有效釋放。”盤和林進一步分析,之前我國銀行系統的信貸業務過于龐大,如今回歸到正常狀態,疊加當前樓市下行,所以感覺上銀行出現了流動性陷阱。
但從供給看,銀行業數十年都在擴張狀態,這的確會讓整個銀行體系看上去臃腫,供大于求的局面也就出現了,在他看來,如今的信貸供需才是常態化供需。同時,他認為,對于社會經濟,由于利率調整幅度并不高,所以影響不會太大。
短期來看,投資者仍應持謹慎態度。
在盤和林看來,儲戶還是可以繼續選擇存款。“因為在中國,存款是最為穩健的財富存儲路徑。當前資本市場和樓市的風險性還比較大,從存款轉移到股市樓市,要充分考慮自身風險承受力。”
一名業內人士也認為,當前通脹水平持續保持低位,樓市、股市的替代效應不強,因此存款掛牌利率的調整,短期內不會對存款產生大的影響。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