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媒體報道,最近有家醫院接連有21歲、22歲、23歲三位年輕女性,在做大學畢業前體檢時查出甲狀腺癌,而且詢問病史,她們還都是第一次檢查甲狀腺B超。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劉亞群得知,這種情況其實并不少見,因為甲狀腺癌早期鮮有明顯癥狀,且惡性結節往往是甲狀腺直接發展而來,沒有良性結節病變的“緩沖期”,往往容易被忽視。
良性甲狀腺結節不會惡變,甲狀腺癌多因基因突變
近年來,甲狀腺癌年輕化趨勢明顯,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劉亞群介紹,醫院門診上前來就診的甲狀腺疾病患者,年輕群體占到了三分之一左右。前不久,他就接診了一位19歲的女性患者。據介紹,這位患者在確診前也并沒有不適癥狀,只是偶然間摸到脖子上凸出來一個腫塊,到醫院進行B超檢查,提示甲狀腺有一厘米余的結節,超聲分級提示4B級,考慮惡性腫瘤的可能性較大,做了甲狀腺切除手術,預后良好。
(資料圖)
為什么年紀輕輕,身體也沒有什么不適癥狀,一體檢倒查出了甲狀腺癌?劉亞群解釋,大多數甲狀腺癌早期臨床癥狀并不明顯,只是會偶然間發現頸部有質地較硬、形態不規則的腫塊隨吞咽上下活動,發展到后期聲音變嘶啞,腫塊活動度差,就要考慮癌變的可能。
生活中,不少人認為甲狀腺癌是由甲狀腺結節逐漸惡變而產生的,但其實甲狀腺癌更傾向于由基因突變而導致。有研究發現,除了甲狀腺癌具有特殊的突變基因之外,24.3%的良性結節也具有特殊的突變基因。“目前,要確定是甲狀腺良性結節還是甲狀腺癌,主要是通過甲狀腺的B超檢查,必要時進行細針穿刺檢查。”劉亞群介紹,即便患了甲狀腺癌,也無需恐慌,遵循醫生建議正確治療,一般預后良好,并不會影響正常生活。
結節體積大小不是手術治療指針,良性結節也要關注新發病灶
和已經確診是惡性結節的這類患者不同,市民張先生幾年前體檢就查出了2個甲狀腺結節,其中一個結節已經長到3.1厘米,從大小上來說,即將達到手術指征,但做了穿刺檢查卻顯示為良性結節,基本不影響吞咽和呼吸,也沒有什么疼痛、不舒服的感覺,到底要不要手術治療成了他很糾結的事。
“一般而言,確定為良性且沒有不適癥狀的結節是可以繼續觀察的,要不要手術更取決于患者自身的意愿,但結節的直徑達到4厘米是一個參考指標。”劉亞群告訴記者,結節的良性與惡性和結節的大小并不太大關聯,但如果是良性結節,更要警惕的是旁邊新長出來的病灶,觀察其是否存在惡性的可能。所以,如果已經有了甲狀腺結節,建議每半年左右去醫院進行一次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治。
記者了解到,年輕人患甲狀腺癌比例增加,可能和環境、遺傳、不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有關,但發病率上升的原因還沒有明確定論。劉亞群建議,除了已經有甲狀腺結節的患者之外,既往有頭頸部輻射史、甲狀腺癌家族史等的特定人群,可以每年進行1至2次頸部超聲檢查及甲狀腺功能檢查,檢測甲狀腺功能是否有亢進或減退的異常。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許倩倩
校對 陶善工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