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踏入了學校的校門,家長就可以松一口氣了,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孩子雖然已經進入了學校,但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仍然是在家里養成的。因此,即使孩子進入了小學,家長也應重視孩子在家良好習慣的養成。下面看看家長要避免的誤區吧。
(相關資料圖)
一、家長不夠盡責
有的家長認為給孩子找一所好學校、一個好班級或一個好老師,就萬事大吉了。尤其是一些事業型的父母,兩人工作都很忙,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認為由老師全權代勞就行了,平時也不與老師溝通。一旦孩子出了問題就急了,再打罵孩子,如此教育往往適得其反。
提示:
孩子進入小學,勢必出現多種不適應的情況,作為家長一定要在第一年細致觀察孩子的情緒和行為方面的變化,幫助孩子順利渡過這段適應期。
二、父母對學校教育、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
許多家長給孩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這樣做其實是拔苗助長,孩子會感到壓力很大,學習起來反而有負擔。因為每個孩子家庭教育氛圍不同,接受的學前教育的程度不同,孩子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一定要適度。
提示:
不要在孩子剛剛起步的時候就讓他跟別人比成績,這段時間,孩子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對孩子來說,學習興趣是第一重要的,如果壓力過大,過度關注成績的話,勢必造成孩子的厭學情緒。
三、忽視孩子在家里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養成
孩子的差異在本質上是由于家長對孩子習慣的培養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如有的家長極度關注孩子的數學、語文和英語的成績,常常把別的孩子的好分數掛在嘴邊,以此來“激勵”孩子,但卻不注重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養成。
提示:
多數家長比較重視孩子的學習,尤其是數學、語文和英語的學習,但事實上,學習習慣的養成才是真正影響孩子獲得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好習慣會終生受用,壞習慣會讓孩子與之奮斗終生。知識的學習跟習慣的養成相比,容易很多。因此,在孩子剛剛進入小學、剛剛開始自己的學習生涯的時候,請您務必重視良好習慣的養成。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