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險企陸續下架預定利率3.5%產品,分紅險或是未來主流
“翻了一下產品庫,預定利率3.5%的產品已經所剩無幾了”“3.5%進入尾聲,3.0%正在到來”……近期,多位保險從業者在微信朋友圈密集分享關于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下調的信息。也有消費者咨詢記者:“聽說3.5%的保險產品要停售了?”
(資料圖)
多家險企精算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定利率3.5%的保險產品退出市場是必然趨勢,退出時間很可能就在6月30日之前。
業內人士認為,預定利率下調是在當前形勢下保險業防止利差損風險的必然選擇,下調之后保險產品仍有相對競爭力,險企應抓好資產負債匹配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產品陸續下架
預定利率指的是保險公司在進行產品定價時,根據公司對未來資金運用收益率的預測而為保單假設的每年收益率。
較高的預定利率有利于提升保險產品競爭力,但也給險企帶來利差損風險。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2019年之前,備案類保險年金產品的預定利率上限為4.025%,隨后這一上限降至3.5%。今年3月份,銀保監會組織行業調研,重點涉及險企負債與資產匹配情況,險企負債成本合理性,降低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對新產品定價、存量業務退保等方面的影響等。這被視為監管部門關注利差損風險,下調預定利率的信號。
“現有預定利率3.5%的保險產品也即將告別市場。”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在預定利率3.5%的保險產品正式退出前,保險公司的策略有所分化,一類選擇在退出前加大銷售力度,做大規模;另一類則選擇下架熱銷產品,控制節奏。
“我們公司預定利率3.5%的增額終身壽險已經下架了。”一家壽險公司精算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盡管目前仍可以銷售,但公司沒有選擇在最后的時間窗口期沖保費,而是選擇慢下來。
預定利率下調將帶來怎樣的影響?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有些產品主要的銷售賣點是較高的預定利率和相對保證的收益率,預定利率下調會影響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但這是保險公司順應市場趨勢和防范風險的必要舉措。
周瑾認為,盡管保險行業認為去年資本市場波動導致收益率大幅下跌的情形不會持續,但在利率下行周期,投資收益率長期下行也是必然趨勢,若保險產品端的定價策略和分紅策略不相應調整,壽險行業的利差損風險就會逐漸積累加劇。“個別險企的資產負債錯配以及激進的產品定價策略是不可持續的。”
險企努力降低“不確定性”
在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提及,在上一輪4.025%的長期年金險下架后,增額終身壽險因其現金價值增長較高、兼顧靈活性與保障性等特點而受到市場青睞,也是各大壽險公司主推的產品之一。不過受預定利率下調影響,其競爭優勢也會打折扣。盡管預定利率下調短期內會削弱保險產品的吸引力,但從長期來看,保險產品仍有優勢。
而也有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提及,分紅險可能是市場下一階段的主流產品。從分紅險的演示利率來看,其和銀行存款等固收類產品相比,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另一家壽險公司精算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我們會多儲備一些產品,下一步根據市場情況再選擇主推產品。”
在利率處于下行通道的背景下,保險行業如何應對?中國銀保監會首席會計師馬學平近日表示,保險行業要強化負債質量管理。要聚焦負債來源穩定性、結構多樣性、與資產匹配合理性、成本的適當性等方面,進一步強化負債質量管理;要讓產品供給多元化,防止過度集中引發風險;要更多關注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積極主動應對利率下行,防范利差損風險;要切實做好負債成本管控,防止成本過高引發流動性風險。
周瑾也認為,需要經營長期負債和配置長期資產的人身保險公司,愈發要關注資產負債錯配的風險。一旦嚴重錯配,短期會影響流動性,長期會帶來潛在的利差損。因此,要適時調整產品策略和大類資產配置,并采用一些市場化的風險對沖手段來降低經營的不確定性。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