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每年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5·11的諧音是“我要1”,最后的那個“1”代表苗條,通俗地講就是“我要瘦”。目前,兒童肥胖是我國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兒童肥胖不僅影響兒童成長發育及身心健康,還會給家庭甚至社會帶來負擔。因此,預防控制兒童肥胖迫在眉睫。
市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主治醫師石芳介紹:“孩子肥胖的原因有遺傳因素,也有環境因素和疾病因素等。首先是遺傳因素,如果父母均肥胖,子女患肥胖的概率為70%—80%;父母中一方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為30%—40%。所以,要想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們的身材也要管理起來。其次是環境因素,膳食結構不合理如脂肪供能比增高,導致能量攝入過多;不健康飲食行為如不吃早餐、經常在外就餐、進食快、睡前進食、邊看電視邊吃零食、經常喝含糖飲料等以及內分泌相關疾病也會引起孩子肥胖。
“肥胖不僅僅是體重的增加,它還對身體各個系統都有危害。首先,兒童體重超標且長期超標,就會導致代謝功能變得非常慢。而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很容易誘發一系列代謝性疾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以及一些心腦血管類疾病的發病率會非常高。其次,兒童肥胖還會引發一系列心理上的傷害,尤其是身材焦慮以及身材歧視,患抑郁癥的比例相對也會升高。”石芳說。
那么面對小胖墩,家長們需要做好哪些事?石芳建議:“對于肥胖孩子的家長,首先是不要把對肥胖的焦慮情緒傳遞給孩子,要帶動孩子一起了解肥胖的危害,全家總動員去積極減重。其次肥胖作為一種慢性病,它的防治應遵循常見慢性病的管理模式,以疾病的三級預防和治療為基本原則。具體來說一級是給孩子做科普教育,指導什么是健康的飲食、什么是健康的運動,什么是健康的身材;二級是進行行為干預,膳食改善;三級是積極減重,改變生活方式,必要時可以參與醫學減重。最后要合理膳食,我們常用的方法叫做‘交通燈法’,這是兒童青少年減重最常用的飲食干預模式,主要是依據能量密度對食物進行分類——低熱量食物貼上綠色標簽,提示可以自由攝入;中等熱量的食物貼上黃色標簽,提示要謹慎攝入;高熱量食物貼上紅色標簽,提示應盡量少吃。例如,應減少西式快餐、高糖食物的攝入,堅決杜絕含糖飲料;減少高脂肪、高鈉鹽或加工食物攝入;盡量使用水果代替水果飲料,因為水果飲料中可能添加過多糖分,且容易短時間內攝入過多;推薦增加粗糧、膳食纖維、蔬菜飲食;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暴飲暴食,不挑食;小塊烹食等。”(記者 梁婧姝 實習記者 若谷)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