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潮新聞訊 “五一”小長假收關,火爆旅游中一些不文明現象也上了熱搜:敦煌莫高窟內明令禁止游客任何形式的拍攝和錄像,可一位旅游博主不僅在莫高窟內錄像還將影像放到社交平臺,被舉報后才承認錯誤;還有濟南趵突泉的錦鯉被過度投喂,民警不得不用喇叭喊話勸阻游客:“別往水里扔魚食啦,你看這魚胖得跟豬一樣”;更慘的是江西鄱陽白沙洲濕地公園內的一只白孔雀,為躲避游客拔毛,導致孔雀“忍無可忍”飛上滑車軌道逃避騷擾,不料卻被滑車碾死……
每到節假日,文明出游的話題就會被高頻次提起。應該說,這些年,游客的文明素養有了很大提升,但旅游高峰季還是有不和諧的行為被曝光。和高漲到爆表的旅游熱情相比,有些游客的文明就顯得捉襟見肘。從這些不文明旅游行為來看,有的是游客文明素質不高造成的,一方面源于游客的僥幸心理,如“孩子喜歡孔雀毛,我拔一根怎么了”“人都能吃的食品,喂動物應該沒事吧”等,人們對不文明旅游行為的“習慣性忽視”,致使文明旅游成為“人人眼中有、人人心中無”;有的則是受客觀因素影響,今年五一是疫情放開后第一個的小長假,肉眼可見的人潮洶涌,游客多、景區擁擠、排隊時間過長等客觀因素容易導致游客產生負面情緒和不當行為。
我們積蓄了三年的出游“能量”,一經釋放,不能讓文明顯得“余額不足”。這次小長假可謂是一場久違的大考,考驗的不僅是旅游業者的服務水平,城市管理者的應對能力,也考驗著游客素質。一方面是景區的管理問題。節前已經眾多跡象表明,“游量”巨大,但在景區接待上仍有不少細節沒有做到位,明顯管理人手跟不上,尤其遇到旅游高峰時段、游客一哄而上,現場很可能是管得了安全又亂了秩序。面對數以千計萬計的游客,還是用粗放服務,人管人的方式,難免顯得左支右絀顧此失彼,這意味著景區服務需要完成從粗放到精細的轉變。這次大考之后,需要景區更多地去思考如何更好地控制人流保障有序游覽參觀;如何提高人與動物之間和諧的互動形式,以減少對動物不必要的傷害;如何增強景區游覽的參與感和體驗感,而不是擠在一處就為了拍張照等。從運營管理方面主動作為,減少投喂、插隊、扎堆等一些傳統的不文明旅游行為。
另一方面,更好推進文明旅游,既需要“軟引導”教育,也需要“硬制度”懲戒約束。相關部門要用好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黑名單”,懲治不文明行為。個人道德自覺和制度剛性約束結合起來,才能剎住不文明之風。
說到底,要讓文明旅游成為永久的風景線,最終取決于我們如何形成正確的“文明觀”。比起制度的完善、法律的嚴懲,更重要的是形成民眾對公共空間行為規范的共識并遵。大家出門旅游,是為了放松心情,但放松不是放縱,維護文明和諧的旅游秩序,是每個人的份內之事。文明旅游不僅僅是一種口號,更要成為我們心中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只有我們每個人從內心都有一套文明禮儀規則,敬畏公共空間,才有可能形成一種文明的共識和行為的自覺,表現出大國國民的風范。作為旅游大國,也應當推動將“旅游教育”納入中小學以及高校的相關課程,從小培養公民的文明旅游素養,只有全體公民的文明素養達到一個普遍的高度,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旅游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