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相機行業這幾年,持續漲價是常態,消費者購買一臺相機(含二手相機)相比以往要付出更多的花費。
(相關資料圖)
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數碼相機平均單價約為人民幣4300元,漲幅是疫情前的2倍以上。而根據Camera & Imaging Products Association的統計分析,去年相機平均價格在3年內翻了一番,在10年內增長了6倍。進入2023年,數碼相機的交易單價仍然在上漲,沒有下跌的意思。
與此同時,相機銷量卻在下跌。根據日本專業機構CIPA公布的數據,今年1月份全球數碼相機總出貨量同比減少36%,其中中國市場同比下跌24%。在可換鏡頭相機中,微單相機出貨受影響不大,單反相機則遭遇了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顯然,單反相機的王朝正在被微單取代。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現在微單入門即高端的情況非常明顯,比如尼康Z50/Z30/Zfc雖然是尼康旗下的入門微單,但價格不便宜,加上鏡頭套裝可賣到上萬元,而且性能比尼康幾款中端單反(如尼康D7500)要更強,雖然二者的配置幾乎相同。
單反漲價,微單溢價
以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視角看相機市場,我覺得現在的數碼相機著實不便宜。單反的銷量雖然不比當年,但在二手相機市場仍然混得風生水起,尤其受年輕人追捧。誰能想到,現在老掉牙的CCD相機能再火一把,這都要歸功于小紅書還有B站。
在B站上,一位UP主曾發布了一條名為《你真的不需要那么貴的相機 煩惱買什么入門相機?點進來吧》的視頻,推薦尼康最后一代CCD相機尼康D80,這在疫情期間打動了不少想學攝影的小白。幾百元就能擁有的單反還要啥自行車?而在閑魚平臺,不少出這款相機的人都會放上該UP主的這條視頻截圖。
這種CCD相機價格不貴,更重要的是要比現在的微單便宜很多,因此炒得火熱。于是,不少二手老單反都被人從柜子里翻出來,價格也是逐漸走高。
而微單現階段溢價嚴重,利潤遠高于二手單反,不少微單上市后價格一路狂溢,價格甚至能翻一倍。比如21年年末上市的旗艦微單Z90(單機身)上市價35999元;現在在京東平臺一查,售價竟然高達50000多元,屬于溢價嚴重。即便是入門微單,如尼康Z50現在也不是下手的最佳時機。
相機價格何時回落?
那么,我們是不是要再等等,等相機降價?
但這個時間消費者恐怕很難等到了,因為現在相機的漲價更像是通貨膨脹引起的,而非一般的市場波動。前者是長期性的,后者有長期有短期,所以相機短時間內不太可能降價。
不過,這并非是說相機市場就不受市場波動影響,在新品發布或者每逢購物節,部分相機產品會適時降價。每當新品發布,相機廠商勢必要清理掉舊機型的庫存,否則新品發布之后舊機型就失去市場了。而國內每逢618和雙11,主要購物平臺上相機的價格會打折扣,這應該是今年下半年下手的最佳時機。
現在京東自營的某些相機經常處于缺貨的狀態,有猜測稱這是在為618屯庫存。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說明現在很多相機的產量不足,跟不上消費者的需求。現在國內已經度過了疫情最艱難的一段,需求已經放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也跟了上來,但相機產能的反應往往會比較慢。
買相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相機這種設備本身有一定的專業性,它不像手機那樣具備很多功能,更不能經常通過系統更新而獲得新的體驗。相機的作用僅僅是拍照和拍視頻而已,如果還有另外的作用,那一定是它看起來比手機專業很多。
但有一位攝影師說過,相機是拿來用的,人是拿來愛的。這話很有道理,相機只是工具,拍照才是它的本質,但很多人已經忘了這一點,陷入了器材論當中,這本身是不可取的。
因此,消費者在入坑之前應該做做買相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我有沒有必要買一臺相機?如果只是發發朋友圈,那用手機替代不就行了?畢竟無論是相機還是手機,拍出來的照片其實在手機上很難看出差別來,甚至手機的拍照效果(視個人水平而定)和便利性還要更好。
我是否有充足的預算,是否有耐心學攝影?畢竟用相機拍照要拍好其實有一定的門檻和難度。萬一半途而廢,那豈不是要賺學攝影的第一桶金——賣掉相機。如果不想學,僅用全自動傻瓜模式,那還不如用回手機。
寫在最后
有時候,攝影從入門到放棄往往就是這樣一個過程:買一部相機,然后把它賣掉,你甚至發現自己并沒有虧掉多少錢。所以買相機這事其實和興趣有關,如果你深入摸索,是能拍出好照片的。但如果只是一時興起就張羅著買相機,那不如找個可靠的渠道入手一臺二手相機,或者去租臺相機先體驗體驗。如果你很有錢,那這些意見都不用聽。
想起了電影《白日夢想家》的一段對話:
你打算什么時候拍照?
有時候我不拍,如果我很喜歡某個時刻,我是說我個人很喜歡時,我不喜歡相機讓我分心。我只想沉浸在那一刻......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