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斬草除根,方能永絕后患,這一點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如此,尤其是對執掌一個國家的君王來說。若是不及時對敵人趕盡殺絕敵人,放虎歸山不但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的后患,更會給國家帶來難以想象的危機。
身為君王就得為自己的子民負責,因此歷代君王雖然都很不愿意被人說成冷酷,但他們在有些時候就該要冷酷,必須要承擔這些罵名,深諳君王之道的朱元璋便是如此。
(相關資料圖)
“上帝之鞭”——草原騎兵
為了對新建立的大明王朝負責,也為了對剛從戰火的苦難中,解脫而出的黎民百姓負責,盡管明初已經不太適合繼續再起干戈,但朱元璋仍然派遣徐達等人,帶領大明精銳部隊開往北方,對北方北元的殘余勢力作戰。
務求斬草除根!蒙古軍隊的戰斗力實在強悍,刻在了每一個追隨朱元璋的將領的腦子里。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一次戰斗中,徐達和他的老對手王保保照例交手的時候,那些剽悍無敵的蒙古鐵騎仿佛丟了魂似的。
最后被打得全軍覆沒,這令徐達非常不解,難道自己遇到的不是王保保?而這種奇怪的感覺了,一直持續到了戰爭的結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所有的疑問可能要從蒙古鐵騎的興起開始說起。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關外的少數民族最為強大的是什么?騎兵力量。關外少數民族可以說是全民皆兵,以游牧為生產方式的他們,從一出生就注定了要與馬背結緣。
那個年代,蒙古人占據了最廣闊的草原,也有著最好的戰馬。從小就生長在馬背上的他們更是身強體壯,從小接受的訓練使得他們極其擅長騎馬和射箭,在馬匹高速移動的同時向敵人射出箭矢,令人防不勝防。
正因為這一系列的原因,蒙古鐵騎成為了當時人們,真正意義上揮之不去的夢魘。因為他們不單單是一群恐怖的掠奪者,更是一群行為殺戮者,鐵蹄所踏過的地方必然會是寸草無生。
蒙古鐵騎的兇名,不僅僅只是為中原的人們所知,要知道元朝的疆土范圍極其廣闊,足足有近五千萬平方公里,最西邊都已經打到了歐洲的多瑙河。
試想一下,我們古代歷史上,有哪個朝代有過如此寬闊的領土?能將歐洲的重甲騎兵打到服氣的軍隊沒有幾支,蒙古鐵騎就很榮幸地成為了這少數中的一位。
蒙古騎兵對于歐洲人的威懾
蒙古鐵騎的強橫之處,不僅僅在于氣焰素質的碾壓,更是在于歐洲騎士根本沒法反制。歐洲騎士素來崇尚重甲,騎士軍團倒更像是重甲騎士軍團,靠著重甲騎士軍團,歐洲十字軍敢四處挑起戰火。
他們舉行所謂的十字軍東征,可是,這一招對于蒙古鐵騎并不起作用。蒙古鐵騎裝備的強弓,足以穿透歐洲重甲騎士的鎧甲,將他們一擊擊斃。
試想一下,在你準備提著武器和你的對手近身肉搏時,你的對手卻一直和你拉開距離就是不和你短兵相接,利用射程優勢消耗你的有生力量,這樣的戰斗又怎么可能打的贏?
就這樣,不可一世的歐洲騎兵,就在蒙古鐵騎的面前吃了癟、慘敗而逃。如果僅僅只是這樣的話,那倒還好,很遺憾蒙古鐵騎是出了名的殘酷。
他們在攻下城池之后,幾乎都不會留下一個活口,全部斬盡殺絕也比比可見。更有甚者,蒙古鐵騎甚至會采取,某些行為藝術類的行為來進行屠戮,可以說得上是極端殘暴。
這種做派更是令歐洲人聞風喪膽,讓歐洲人嚇得腿軟,于是蒙古鐵騎在歐洲有了一個新的名字-上帝之鞭!在信奉耶穌的歐洲人眼中,蒙古鐵騎就是主派下來懲罰他們罪行的鞭子,令人聞風喪膽、難以逃脫。
為何突然不堪一擊了?
畫面回到中原,回到大明王朝,面臨著王保保率領的三十萬蒙古鐵騎精銳,身為元帥的徐達也感覺到了一絲壓力。隨著朱元璋征戰十數載,幾次死里逃生的徐達也算是沙場老將了,可見蒙古鐵騎的厲害之處。
同時,王保保也是不下于他的名將,朱元璋多次都有招納之意,但卻被其拒絕?;蛟S兩人如果不是立場不同,倒也能坐下來把酒言歡,可惜兩人所處的立場,決定了必定會有一場生死戰斗。
但讓人詫異的是,本來都做好了九死一生準備的徐達和徐達士兵,在鼓起勇氣與元軍戰斗之后,驚訝地發現元軍居然如此脆弱。
他們根本就不像是一支軍隊,沒過多久元軍就亂了套,隨著徐達和眾將士的沖殺,三十萬元軍就這么被圍殲了。那么,曾經的蒙古鐵騎哪里去了?怎么這么不堪一擊?
其實仔細想想,蒙古軍隊如此不堪一擊也是可以理解的。首先,蒙古鐵騎固然強悍,但那也只是在草原上活動的蒙古鐵騎。進入中原后,有多少蒙古勇士耽于安逸享樂,早就把原先那種剽悍尚武的精神扔到了腦后。
文恬武嬉的場景可以說是司空見慣,經歷了百年安逸的蒙古軍團,又能有什么樣像樣的戰斗力呢?欺負欺負老百姓倒還可以,真正戰場搏殺的話還是算了吧。
其次,一支不得人心的軍隊能有什么戰斗力?蒙古統治者似乎極其囂張狂妄,在中原采取民族壓迫制度,將民族分為三六九等,漢人處于最低賤的地位。
試想一下,在中原漢人最多的地方,蒙古人卻一直作威作福?把漢人當人看。你兵力再強又有什么用呢?一個人、一群人或許你容易擊敗,一個民族的怒火有那么容易承受么?
被人民怒火所包圍的蒙古軍隊早就失去了民心,當地的百姓不但不會幫助他們,反而很有可能會落井下石,巴不得這些異族早點離開中原,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當然,蒙古鐵騎的對手也不是一般人,他們代表的是百姓的大明部隊。大明軍隊可不比早期的紅巾軍,蒙古軍隊從前擊敗的那些人,不得人心、毫無幾率。
可明軍卻出身于民眾,得民心順天意,占據天時地利人和,自然不是你們這些失去民心的蒙古騎兵能戰勝的對手,所以兵敗之后,王保保似乎早已猜到會有此結局,面容之上也沒有什么動容。
朱元璋也順勢穩固了大明江山,成功地為百姓們提供了一個安定的國家環境,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