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國內電子信息領域最高獎項——2022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由鵬城實驗室、北京大學、海信網絡科技公司等聯合申報的“特征流與模型流協同的大規模視頻智能處理技術及城市交通中的應用”從150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設立的獎項,被譽為國內電子信息領域風向標。獎項旨在獎勵電子信息領域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創新、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和實現產業化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促進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和產業發展。因此,獎項評審極為嚴苛,經過初審推薦、專家評審等嚴格的評審流程,評審委員會一致認定:該項目在“大規模視頻實時處理”上取得重大突破,在交通視覺大數據智能分析方面形成了系統的理論方法和領域應用的系列成果,具備行業領先的技術競爭力,“科技進步一等獎”實至名歸。
近年來,視頻分析技術雖已取得長足發展,但大規模視頻感知還面臨諸多瓶頸。項目聚焦“大規模視頻實時處理”這一關鍵難題,突破了特征流與模型流協同的大規模視頻智能處理架構,解決了大規模交通實時處理的工程科技難題,并形成了“理論-技術-標準-系統-應用”的完整科技創新體系。項目累計獲得授權發明專利52項,牽頭/參與制定了8項國際、國內標準,并成功斬獲2022年IEEE標準獎。項目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特征流與模型流協同的大規模視頻智能處理技術架構、視頻特征流緊致表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技術的最終目的在于落地實施和價值創造。海信基于國際領先的核心視頻技術成果,成功研發了交通主體和異常事件時空關聯感知、城市級交通態勢演化預測、交通系統運行閉環優化等應用技術,獲得了業界專家的高度認可。同時海信還負責研發交通視頻特征多維大數據分析平臺,推動技術成果的產業轉化,聯合項目單位在青島、深圳、西安、長沙等34個大中城市進行規模應用,在大型活動保障、交通信控緩堵、智慧公交降本增效等方面發揮了顯著效果。
看得見的是榮譽與成績,看不見的是海信在產學研聯合方面的持續深耕。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海信多年來積極對接科技前沿創新技術,與北京大學、鵬城實驗室等國內一流科研單位持續開展深度合作,在交通視覺大數據智能分析方面形成了系統的理論方法和應用成果。早在2012年海信即與北京大學聯合推進前沿技術落地,憑借在高效視覺特征分析和壓縮等方面取得的系列創新成果,接連獲得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18年,海信與鵬城實驗室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同年,雙方聯合研發的智能信控系統在深圳光明區落地應用,該系統在深圳市光明區實現了基于視頻感知和大數據分析的道路交通多策略場景智能控制,取得擁堵指數下降9%,行車速度提高15%的良好效果,通行效率顯著提升,早晚高峰時段擁堵程度得到明顯改善。相關視頻核心技術的產品在全國數十個城市得到成功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人工智能技術正在給道路交通管理帶來更多創新和可能,海信將持續推進大數據、視頻AI技術落地應用,進一步提升優化模型泛化性,拓寬交通場景,助力智慧交通產業向AI智能化迭代升級。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