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正在轉型的量化派再次赴港沖刺IPO,近三年來毛利率持續下滑
近日,量化派科技有限公司(Quantgroup Technology Limited )第二次向香港交易所主板發起了上市沖刺。這也是繼2022年6月29日遞表港交所失效后半年多,該公司再次申請上市。
(資料圖)
據悉,2017年9月,量化派旗下的量科邦集團就考慮在美國進行IPO,并曾以保密的形式在美國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文件。2017年12月后,其未回復美國證監會最后一輪回復,上市也自動失效。
現金貸超市轉型“數字化服務商 ”
量化派創始人周灝曾是北京大學物理系學士、萊斯大學物理系博士,他曾擔任巴克萊銀行副總裁、摩根斯坦利總部量化分析師。其他聯合創始人也都來自于美國知名金融科技公司Capital One、谷歌等。
公司在初創時期打出“數據驅動世界”、”專注于人工智能核心”、“深度學習”等科技感十足的口號。
在金融科技賽道火熱、高估值的2016年,量化派的投資者中不乏知名機構。其在2016年獲得陽光保險領投,復星集團旗下PE基金復星創富及國信證券旗下國信弘盛、高榕資本、Star VC、東方富海等眾多頂尖投資機構也都對其進行了投資。
2015年,量化派推出的平臺“信用錢包”,是業內知名的現金貸貸款超市,放款量一度處于行業頭部,但隨著國內對現金貸行業的嚴監管,量化派也逐漸轉向“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概念。
量化派在招股書中表示,其數字化解決方案主要是為消費相關垂直行業助力,為金融機構找到符合其貸款申請標準的目標客戶,為商品供應商及本地商家匹配目標客戶,賦能商品及服務的銷售,主要場景包括線上的信用錢包、羊小咩,以及主打線下的消費地圖。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量化派分別實現收入1.97億元、3.51億元、4.75億元,公司股東應占年內溢利分別為2233.4萬元、5400.9萬元、-28.1萬元,2022年成為其業績“滑鐵盧”的一年。
毛利率方面,自2021年的75.9%減少至2022 年的65.8%,量化派解釋稱,主要是由于2022年第二季度開始運營消費地圖所產生大量初期營銷啟動成本,導致毛利率減少。
“換湯不換藥”爭議不斷
在招股說明書中,雖然中金和中信投行將量化派定位于“數字化方案”、“場景化營銷”提供商的科技公司,但實際上,無論是客戶還是業務模式,量化派卻是一家金融助貸公司,其主營業務依然與金融密不可分。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量化派前五大客戶分別占總收入的94.2%、93.5%及74.0%,且均是金融擔保、金融科技、消費貸款等金融類公司。
2020年11月后,量化派逐漸將信用錢包轉型成為“羊小咩”,該APP在頁面布局上幾乎與電商平臺非常相似。
數據也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羊小咩分別提供逾82.7萬個庫存單位及擁有逾4580萬名注冊用戶。2021年及2022年,羊小咩為公司的業務伙伴提供數字化營銷及賦能交易的交易量(包括貸款金額及商品金額)分別逾人民幣15億元及人民幣32億元。
事實上,羊小咩所做的依然是金融撮合類業務,一邊連接資金端,一邊連接商品方。量化派在招股書中提到,量化派除了開發羊小咩金融場景借貸(備用金)(由業務伙伴提供消費貸款)外,亦開發了羊小咩電商場景借貸(享花卡),用于終端用戶購買業務伙伴在羊小咩上提供的商品。
量化派還通過向借款人收取服務費、會員費等形式,變相推高借款人的成本。據第三方投訴平臺黑貓投訴顯示,截至2023年2月底,有關羊小咩的投訴多達近7000多條,主要投訴包括羊小咩平臺涉嫌暴力催收、電話騷擾、泄露隱私等情況。
除此之外,不少用戶也提到,羊小咩的商品價格普遍要比主流電商平臺更貴,其中便包含了比例不等的借款溢價。量化派還通過向借款人收取服務費、會員費等形式,變相推高借款人的成本。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