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農業保險正在從單一賠付向全流程農業風險管理轉變,將風險關口前移,變事后賠付為事前預防,變被動應對為主動參與,降低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和損失程度。
平安產險團體事業群總監姜華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提高自然災害抵御能力、保障廣大農民收益、提高農業生產積極性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內在需求。農業保險作為分散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的重要手段,對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改進鄉村治理、保障農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這就要求農業保險提供更全面的保險保障,更有效地化解風險,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鄉村宜居宜業以及農民富裕富足。
第一,充分發揮農業保險風險保障功能,服務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發、價格波動等風險加劇,給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經濟全面可持續發展帶來了隱憂。在我國糧食供求長期保持緊平衡的形勢下,農業保險可分散化解農業生產風險,確保主要農產品穩定供給。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逐步擴大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實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可以提升保障程度,提高對糧食種植的風險保障能力,保障種糧農民收益,提高種糧積極性。除了主糧保供,中央一號文件還提出“樹立大食物觀”,這要求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保險,建立多元化的農業產業保障體系。
第二,充分發揮農業保險保障收入穩定功能,服務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農業保險具有保障農民收入穩定的機制性作用,有助于降低脫貧人群的脆弱性,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服務鞏固脫貧攻堅成果。2022年平安產險累計為1129萬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2523億元,保費資金放大效果達到44.1倍,累計賠款支出36.6億元,幫助253萬戶村民出險后快速恢復生產生活,充分發揮保險杠桿作用穩定農戶收入。平安將持續開展農產品消費幫扶工作,以“土特產”為切入,探索“鄉村振興+協銷+網紅”新模式,圍繞100個鄉村振興示范項目、100個名特優新農產品、100個鄉村振興網紅、100個鄉村振興優秀縣長、100場助農協銷直播,打造平安鄉村振興“五個一百”行動,通過消費幫扶帶動農民增收。另外,平安產險將推動脫貧地區與發達地區深化經濟交流合作,將脫貧地區的資源稟賦、要素優勢同發達地區的市場資源、管理經驗有機結合,助力脫貧地區增強發展意識、拓寬發展思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內生發展動力。
第三,實現“小農險”向“大農險”的跨越,服務農村新業態,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央一號文件對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具體部署,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建設農業強國的時代課題。近年來,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呈現出農業多功能性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趨勢,需要農業保險由一產向二產、三產拓展,逐步由單一產品模式向能夠保障農業生產經營全流程產業鏈和價值鏈風險的產品及模式發展,助力農產品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為農產品物流暢通提供保障,促進農業產業融合可持續發展。農業保險可拓寬保障范圍,拓展保險責任,聚焦農產品加工流通業、現代鄉村服務業、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縣域富民產業,為其提供保險保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支撐。另外,可延伸保險服務,構建覆蓋鏈條不同環節、不同參與主體的風險共擔保障機制,助力增強農業產業鏈韌性和抗沖擊能力。在產業振興方面,平安產險持續深化“保險+全產業鏈升級”的“振興保”產業幫扶模式,開展農擔貸、貼息貸、產學研結合、“保險+期貨”、智慧養殖、協銷、溯源等多種“保險+”探索,為產業提供“融資金、提效益、增保障”的新模式和新路徑,助力產業振興,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第四,發展綠色保險,服務農村綠色低碳轉型和鄉村生態文明。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當前,我國農業農村正在加快向“生態優先、綠色低碳”轉型,在種養環節更加強調降低單位產量的碳排放強度,在林草環節更加重視固碳增匯能力,在農村生活領域更加關注居住環境的綜合治理。農業保險可運用經濟機制,創新產品,為農村綠色低碳轉型提供風險保障,助力碳排放量減少。保險業可發展森林保險、林業碳匯保險、與無害化處理聯動的養殖保險、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綠色保險業務,推動農業產業向集約型綠色發展轉變,促進生態農業、智慧農業、低碳農業發展,支持農村環境有效治理。近年來,平安產險發揮專業優勢,助力綠色生態建設。開發碳匯遙感指數產品,在河北、廣東等16個省市落地,首次實現森林、草原、濕地、海洋四大領域全覆蓋,落實國家“雙碳”目標。創新開發古樹名木保護救治保險,將綠色保險與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有機結合,助力生態保護。
第五,依托科技創新風險減量管理,服務農業防災減災。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強化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目前,農業保險正在從單一賠付向全流程農業風險管理轉變,將風險關口前移,變事后賠付為事前預防,變被動應對為主動參與,降低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和損失程度。可將保險納入地方防災減災規劃,通過購置病蟲害防治藥物和器械、氣象減損預警服務、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聯合三農信息服務平臺推送生產、銷售、氣象信息等方式,積極配合政府部門開展防災減災工作,建立有效的風險識別、評估、監測、預警、預防激勵機制,提高農戶防災減災意識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從產品端提高對投保主體防災減災費用的補償力度,將保險災后補償功能轉變為以降低標的風險為目標的正向激勵。積極探索保險與農業物聯網的協同防災機制,為農業提供精準、前置的生產行為指導。轉載自中國銀行保險報。平安產險青島分公司供稿。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