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每年最熱的一段時期,我們的先民通常稱之為“三伏”。
2、 按照規定,一伏為10天,頭伏、二伏、三伏,有些年份的中伏為20天,所以每年的“三伏”或為30天,或為40天。
3、 “三伏”的計算是這樣的:初伏的第一日,為自夏至日起的第三個庚日;三伏的第一日,為立秋日起的第一個庚日。
4、 這里的庚日,是干支記法,干支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的順序是反復循環的,十天一循環。
5、由于一年的天數,不是十的整倍數,故某年某月某日為庚日,而下年的同一日就不會是庚日了。
6、這就造成夏至日起的第三個庚日及立秋日起的第一個庚日,均為不確定日,前后變化在十日之內。
7、計算得知,每年頭伏的第一日,在7月11日至21日之間,末伏的第一日,在8月7日至17日之間。
8、 由于三伏日的不確定性,一般情況下,人們很少自己去推算,因為不太知道干支記日法,所以要想知道“三伏”是哪天,自然就去查日歷或問他人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