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期間,廣東省人大代表、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丁珂珂就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保障民生福祉等議題接受人民網專訪。她表示,平安產險始終堅持"保險為民"的本色、"保險姓保"的本源,持續把保險資金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助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書寫人民金融新篇章。
人民網: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落實"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意義重大。今年你圍繞民生保障提出了哪些議案?具體有哪些建議?
丁珂珂:民生問題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今年,我關注的民生保障議題主要是醫療健康和養老保障,包括加快推進第三方互聯網平臺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鼓勵發展廣東省社區養老服務、建立鄉村線上醫務室等。比如,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水平持續提升,高齡老年人口逐年增多。如何建立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發揮多主體的作用,統籌資源,讓老年人在家中養老的同時,也能獲得有質量的專業照料、文藝娛樂等服務,成為當前解決社會養老壓力、保障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新思考。
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老有所養"的熱切期盼,我建議,一是加大養老保險財政投入及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保險公司基于社區養老模式開發創新老年保險產品;二是支持社區養老醫療建設,發揮保險、醫療公司等相關主體作用,通過線上平臺實現資源整合調配,提升社區醫療承載能力;三是建立社區養老服務行業標準,加強政策及規范指導,強化監管機制;四是搭建社區養老智慧平臺,實現社區養老數字化管理,打造"互聯網+養老"模式;五是,激發市場活力,多主體參與共建,打造政府、保險公司、養老機構等多主體優勢互補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
人民網: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站在新征程起點上,平安產險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丁珂珂:平安產險時刻銘記回饋社會、報效國家的立業初心,通過發揮"保險+科技"優勢,持續豐富保險供給,提升服務"三農"質效,切實助力鄉村振興。一方面,平安產險深入推進創新特色農產品保險品種,探索出包括"保險+期貨""保險+農擔"等保險深度參與的"振興保"產業振興模式,撬動產業資金超14.21億元,帶動43.3萬戶農戶戶均年增收1.2萬元;另一方面,依托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公司還為特色農作物提供"一物一碼"溯源保障,目前已為廣東荔枝、寧夏枸杞等超30種農產品提供溯源保險保障服務,幫助當地特色農產品樹立品牌,帶動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用實際行動助推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以金融力量賦能鄉村產業發展,也是廣東當前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課題。為進一步提升農產品保險保障覆蓋,我也提出了三個建議,一是進一步豐富農業保險省級特色及獎補名錄,鼓勵"保險+"創新模式,推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模式的發展,服務當地特色農業產業振興;二是配套補貼政策及農業保險政策,鼓勵廣東農企立足深圳、輻射全國,打造大灣區農產品集散中心,支持本地農企走出去;三是優化綠色保險及科技創新機制,出臺制種、碳匯和深海養殖等領域創新保險鼓勵政策,服務新興產業,為廣東在新一輪農業產業升級中把握先機提供支持。
人民網:保險業還可以在服務實體產業和企業轉型發展發揮哪些作用?
丁珂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金融是經濟的血脈,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是金融的天職與宗旨。就平安產險來說,我們始終堅持"保險為民"的本色、"保險姓保"的本源,持續把保險資金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比如制造、能源、交通、水利等領域,為實體經濟注入金融活水,切實推動實體產業轉型發展。
此外,我們始終把發展著力點放在服務實體經濟上,創新保險產品供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覆蓋面,通過保險轉嫁風險功能,提供風險兜底,同時依托科技創新做好事前風險預防,為實體產業轉型升級保駕護航。其中,平安產險推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已累計為超1800個國家和地方型項目提供超3000億元保障,包括"藍鯨一號"等眾多"高、精、尖"技術創新項目,切實服務實體經濟。轉載自人民網。平安產險青島分公司供稿。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