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保監會日前發布《關于財產保險業積極開展風險減量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彰顯保險的風險管理特征,滿足社會公眾對財險業風險減量服務的需求和期盼,推動風險減量服務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片)
業內認為,拓展風險減量服務領域,將風險管理前置到企業管理和生產環節,有利于降低投保企業災害發生概率和保險公司賠付支持,實現共贏。另一方面,《意見》鼓勵科技創新應用和基礎研究,有助于險企進一步提高定價能力和風控水平。
拓展風險減量服務領域 提高社會抗風險能力
《意見》要求,各公司要擴展服務內容,積極協助投保企業開展風險評估等風險減量工作;要拓寬服務范圍,在責任險、車險、農險等各類財產險業務中積極提供風險減量服務。鼓勵各公司豐富風險減量服務提供形式,提升服務的可獲得性和便利性;組建服務團隊或委托專業第三方機構,做深做實做細服務內容;延伸至投保企業上下游產業,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方案。
風險減量是指降低風險事件發生概率,本質是防災減損,《意見》旨在通過財險公司的風險減量服務,提高社會抗風險能力、降低社會風險成本。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財產險行業保費收入規模達1.49萬億元,規模持續提升,為社會財產及相關利益提供全面風險保障。
在申萬宏源分析師許旖珊看來,一方面財險公司豐富的案例和經驗可以幫助投保公司降低災害發生概率,進而降低投保公司的財產損失和時間成本;另一方面真正實現防災減損,同時投保企業上下游產業將為險企提供業務拓展機會,或將帶來額外業務增量,實現投保企業和財險公司的共贏。
鼓勵科技創新應用和基礎研究 助力提升險企定價能力及風控水平
《意見》鼓勵險企加強風險減量專業隊伍建設,以及加強定量分析技術、安全技術、防災技術等研究,要求加快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融合。
業內認為,鼓勵科技創新應用和基礎研究,險企定價能力和風控水平有望繼續提升。這也與目前各頭部險企發展思路一致。例如,中國太保2021年打造的新能源風險減量平臺“風光無險”等,顯著提升了理賠效率、風控水平,險企定價能力、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新技術的融合應用有望進一步降低險企的展業成本和賠付支出,提高財險公司的運行效率。
平安產險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舉例說,公司在東莞首創分租式廠房“保險+服務+科技”新模式,共建防災減災保險服務新生態。還在廣東東莞打造了“一園一策”火災保險綜合治理方案,引入物聯網的科技手段,創新消防安全綜合監管,通過保險行業公共服務屬性與消防監管力量實現有機整合,引領保險行業參與事前防災減災保險服務新生態。
上述負責人介紹,該方案創新打造分租式廠房“人防+物防+技防”三維一體的風險管理服務新模式,將傳統的火災保險重風險篩選而輕預防服務轉變為重災前預防,在有效轉嫁更廣泛企業消防安全風險的同時,推動生產經營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助力城市基層消防科技信息化、數字化水平發展。轉載自新華財經。平安產險青島分公司供稿。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