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市券商再融資需求強勁,7家公司擬募資合計不超905億元
近年來上市券商再融資“補血”頻繁。僅在去年12月底至今,就有浙商證券、華泰證券、財達證券等3家上市券商拋出了再融資計劃,擬募資合計不超410億元。
除此以外,另有4家上市券商再融資計劃“在路上”。其中,國海證券、中原證券、國聯證券擬定增募資合計不超225億元,中金公司擬配股募資不超270億元。截至記者發稿,共有7家上市券商再融資擬合計不超過905億元。
(相關資料圖)
一個月內3家上市券商拋出再融資計劃
1月18日晚間,浙商證券拋出了不超80億元的定增計劃,擬向包括控股股東上三高速在內的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的股票數量不超過11.63億股。不過,1月19日浙商證券再發公告稱,收到上交所關于非公開發行相關事項的監管工作函,涉及對象為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本次定增預案發布之前,浙商證券自2017年登陸A股上市后已實施了3次再融資,募資總額為133.05億元。針對本次定增,浙商證券控股股東上三高速“出面”,擬以現金方式認購股票數量不低于本次非公開發行實際發行數量的20%,且本次非公開發行完成后,上三高速持股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4.789%。
除浙商證券外,近一個月內,財達證券于2022年12月26日發布了定增預案,擬募資總額不超50億元;緊隨其后,華泰證券拋出的不超280億元的巨額AH配股方案則引發了市場高度關注。
上市券商頻繁再融資受到監管機構的關注。1月3日盤中,證監會發言人表示,證券公司自身必須聚焦主責主業,樹牢合規風控意識,堅持穩健經營,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審核中將充分關注上市證券公司融資的必要性、合理性,把好股票發行入口關。同時,證監會也會支持證券公司合理融資,更好發揮證券公司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功能作用。
大同證券非銀金融行業分析師閆曉偉表示,“券商融資需求不能忽視,但更高效的資金使用,更合理的資金配置才是券商需要優先考慮的。這也有利于券商能夠更細致地梳理自身業務,確定發展方向。”
重資本業務驅動再融資需求增加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再融資新規落地至今,約六成上市券商已實施A股定增、配股或可轉債事項。2020年至2022年三年間,A股券商再融資規模分別為1208.36億元、405.74億元、806億元。
開源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高超表示,“證券行業面臨杠桿率、流動性和集中度三重風控監管體系,股權融資是補充凈資本、緩解流動性等指標壓力的最有效手段。近年來券商場外衍生品等占表型業務快速發展,帶來增量利潤和高ROE的同時,也催生了頭部券商的再融資需求。同時,從證券公司年度的分類評級指標看,規模、排名型指標占比偏高,而對內生盈利能力的關注偏少;在規模和效率之間,證券公司往往更重視規模和業務排名。”
上市券商再融資后的募資投向也顯示業務的重點發力方向。據梳理,資本中介、投資與交易業務已成為上市券商近年來再融資最主要的投向。近期拋出再融資計劃的上市券商中,財達證券30%的募集資金、華泰證券36%的募集資金、浙商證券31.25%的募集資金均擬投向資本中介業務;財達證券40%的募集資金、華泰證券29%的募集資金、浙商證券50%的募集資金均擬投向投資與交易業務。
“證券行業競爭加劇,輕資本業務牌照紅利減小,券商積極發力資本中介類業務;隨著業務創新和機構業務需求大幅增長,以兩融、衍生品、直投跟投等資本金推動型業務的需求持續增加。上市券商資金型業務收入占比自2013年的35%提升至2021年的46%,重資本業務的快速發展驅動券商再融資需求增加。”高超補充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