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同業存單基金發行一周年:早期收益超貨基,多只產品遭遇凈贖回
自2021年12月3日首批6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發售至今,已經滿一周年。從首批產品的收益看,基本跑贏或接近貨幣基金收益率。截至2022年12月6日,該類型基金的產品數量達到40只。
但2022年三季度以來,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同樣出現凈贖回情況。發行之初規模達百億元人民幣的嘉實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三季度末的份額已經降至不足50億元,此外,超過20只產品的規模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機構分析,后期發行的產品收益表現欠佳,或是導致三季度大規模贖回、規模大幅下降的主因。
(相關資料圖)
首批基金規模翻倍,收益率超貨幣基金
同業存單,是指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期限在1年以內的一種可轉讓的記賬式定期存款憑證。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投資了一攬子不同主體發行的優質同業存單的產品,個人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這類基金,間接參與同業存單市場。
一般認為,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介于貨幣基金和短債基金之間。東方證券發文稱,該類基金相比債券型基金的整體費率成本更低,更適合投資者作為短期理財工具。因此,它比較適合四類投資者:一是,短期內可能有用錢計劃,對流動性需求較高,想尋找閑錢理財工具的投資者;二是,剛接觸基金不久,害怕高波動、高風險的理財新手;三是,對收益要求不高、穩健型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希望配置波動相對較小的產品;四是,已有一定資產配置于權益類產品,希望再配置些固收類產品來平衡風險的投資者。
2021年12月3日,富國基金、中航基金、華富基金、南方基金、鵬華基金、惠升基金6家機構旗下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同步開售,發行規模分別達到17.92億元、6.44億元、6.67億元、81.27億元、24.10億元、15.98億元,合計為152.39億元。上述產品主要跟蹤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
目前,這6只基金的總規模實現翻倍。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富國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中航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華富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南方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鵬華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惠升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的規模分別為79.06億元、13.71億元、26.66億元、83.21億元、84.38億元、35.85億元,合計為322.89億元。
從收益看,截至2022年12月6日,上述6只產品的成立以來的收益率分別為2.4%、1.90%、1.81%、2.08%、2.48%、2.25%。據中證指數官網,截至12月6日,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近一年來的收益率為2.42%;截至12月5日,中證貨幣基金指數近一年來的收益率為1.92%。可以發現,除了中航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華富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的收益率略低于貨幣收益率以外,其他產品的收益尚可。
產品數量達40只,多只產品規模下滑
上述6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發售后,該類基金經歷了一段沉寂,直到2022年二季度才迎來發行高峰期,多只產品發行火爆。
2022年二季度,共計有25只產品發行,且有多只基金實現頂格認購,即達到百億元規模。今年4月底,招商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的發行規模超過100億元的上限,成為首只百億級同業存單指數基金。之后,華夏基金、平安基金、廣發基金、國泰基金、嘉實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匯添富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的8只產品達到99億元或100億元。
不過,三季度以來,機構發行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熱情有所消散,合計發行9只產品,且只有建信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的規模達到百億元。截至2022年12月6日,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數量共計有40只,按照產品發行上市之初的募集規模統計,合計為2144.14億元。
與其他公募產品類似,該類基金在今年也出現規模縮水情況,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已經有23只產品的規模出現下降。首只百億級同業存單指數基金——招商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三季度末的規模已降至78.60億元,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為0.93%。5月底成立的嘉實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縮水最為嚴重,在三季度,該產品總申購份額為43.08億元,總贖回份額為94.80億元,三季度末的規模降至48.62億元,較發行時下降超過50億元。該產品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為0.70%。
另外,平安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廣發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國泰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景順長城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匯添富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工銀瑞信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華寶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規模較發行之初都有超30億元的降幅。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9月底之前發行的34只產品的規模為1591.56億元,加之9月份以來發行的6只產品,40只已發行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規模合計為1751.61億元,較產品發行上市之初的規模下降了392.53億元。
資產配置趨于保守,萬億規模可期嗎?
從發行受熱捧甚至限購,到如今凈贖回份額增加、規模下降,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為何會出現此種變化?
中信證券明明債券研究團隊認為,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在年初的規模能夠逆勢擴張,主要是兩方面的影響:一是,2022年初以來,權益市場震蕩帶動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中、高風險產品新發遇冷,促使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等低風險產品擴張明顯;二是,現金理財新規后部分銀行先擴張再整改的戰略迫使2022年上半年各銀行機構加速整改進程,造成現金理財規模大幅壓降,作為替代品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乘機擴容。
對于之后又出現凈贖回,該團隊稱,存單指數基金實際收益率欠佳,或是導致其三季度大規模贖回、規模大幅下降的主因。由于年初至7月間,1年期AAA級同業存單收益率大幅下行,先成立的6只產品在此期間積累了較高的資本利得收益。而第二批基金在4月底-7月獲批成立開始建倉,8月后1年期AAA級同業存單收益率開始震蕩上行,因此之后成立的存單指數基金凈值表現較差,整體相比貨幣基金和現金理財有較大差距,且大多還有7天的最短持有期,流動性方面較后兩者也有較大劣勢,造成投資者大幅贖回,規模大幅縮水。
同時,同業存單指數基金三季度資產配置趨于保守。同業存單指數基金三季度杠桿率為116.19%,環比降低6.47個百分點,高于貨幣基金的106.55%,久期為0.48年,環比減少0.01年,高于貨幣基金的0.37年。從2022年三季度同業存單指數基金整體持倉情況看,其配置債券比例達87.01%,環比減少4.1個百分點,但仍遠高于貨幣基金的40.53%。就具體券種配置而言,同業存單指數基金三季度同業存單配置占債券市值的比例為81.08%,環比降低了8.08個百分點,可能與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處于歷史相對低位、管理人對倉位管理較為謹慎有關。
在今年上半年,面對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火爆,多家機構都對其市場規模較為樂觀,有機構預測,該類基金的規模會達到萬億元甚至更高。經過三季度的凈贖回,未來的市場規模還會如此嗎?
中信證券明明債券研究團隊認為,短期同業存單指數基金收益率不及預期主要是因為成立時間較短,票息收益較薄,市場環境導致難以獲得資本利得收益,但長期來看,收益較貨幣基金仍將具有較大優勢。同時,風險僅比貨基略高且費率低廉,仍舊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但也要注意的是,隨著同業存單指數基金規模的不斷擴大,由于其采用市值法估值,且80%以上為個人投資者持有,凈值的波動可能會引發投資者頻繁申贖,一定程度上放大同業存單的市場波動。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