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與螞蟻集團研究院聯合發布了《疫情下中國家庭的財富變動趨勢(2022-Q3)——中國家庭財富指數調研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2022年第三季度,在各組家庭里,僅有高收入家庭理財投資是賺錢的,其他組家庭都在虧損。
高收入家庭理財平均收益率最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收益率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家庭投資理財收益率較前兩季度繼續下降,為-1.06%,收益率為負的家庭增加,收益為正的家庭則在減少。
不過,第三季度不同學歷群體的投資收益率差距縮小,《報告》指出,這主要是市場整體震蕩下跌所導致。比如,第三季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家庭的投資理財收益率首次相同,均為-1.1%,而第二季度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家庭的投資理財收益率為1.5%,高出本科學歷家庭1.6個百分點。
《報告》將年收入30萬元以上的家庭定義為高收入家庭,年收入10萬-30萬元的家庭定義為中收入家庭,年收入10萬元以下的家庭定義為低收入家庭。分收入來看,僅年收入在30萬以上的高收入家庭在第三季度投資賺錢了,中低收入家庭都是虧損。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以來,高收入家庭理財的平均收益率一直在所有組家庭里最高。
年收入5萬以下家庭投資理財收益從2022年第二季度的-5.5%略微上升至第三季度的-3.9%;年收入5-10萬的家庭的從第二季度的-0.5%下降至第三季度的-1.7%;年收入10-30萬家庭從第二季度的1.2%下降至第三季度的-1.1%;而年收入30萬以上的家庭從第二季度的3.3%下降至第三季度的1%。
為什么高收入家庭的理財收益率能比其他收入家庭的高,并且保持為正呢?或許從他們財富管理機構的選擇以及投資策略偏好能看出端倪。
高收入家庭機構選擇更豐富
更喜歡自主研究
由于2022年第三季度受多重因素影響,家庭風險意識較高,避險意愿加強,更青睞保險年金產品以及抗通脹的貴金屬資產。
根據報告,總體來看,投資者理財時最愛把錢投向銀行。不過相對來說,高收入家庭更不喜歡把錢放入銀行,他們的選擇更加豐富。
從收入分組看,不同收入群體選擇銀行的比重均最高,其次是互聯網理財、基金和券商,最后是三方財富公司和信托。
具體來說,年收入5萬及以下的家庭選擇銀行的比重最高,為55.5%;年收入30萬以上的家庭選擇銀行的比重最低,為41.3%;選擇基金和券商的比重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此外,高收入家庭相對更青睞信托和三方財富公司,中低收入家庭則相對更傾向低門檻準入的互聯網理財機構。
高收入家庭在決策時對風險的看重程度明顯低于其它收入的家庭。他們是更為綜合地考慮投資的風險級別、潛在收益率及與現有資產配置的相關性。《報告》還顯示,家庭收入越高,對潛在收益率的關注度越高,也更關注與現有資產配置的相關性以及流動性。
那么高收入家庭是怎么作出投資決策的呢?他們依靠的是自己還是別人?
《報告》顯示,收入越高的群體越傾向于自主研究,這也側面表明高收入群體的自身投資理財知識和經驗更為豐富。年收入30萬以上家庭通過自主研究做投資決策的占比接近45%,比年收入5萬以下家庭的這一占比高了接近15個百分點。
此外,相比其他投資者,年收入5萬及以下投資者聽“相關專業機構”建議的最少,選擇占比為25.7%,低于中高收入家庭的35%。同時,年收入10萬以下家庭聽“親朋好友”建議的更多,占比為8%左右,可見中低收入群體,尤其是低收入群體因其自身投資知識儲備不足等原因,較難做到自主決策,在尋求他人建議時可能存在對“相關專業機構”信任度不足的問題。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