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年相當成功的“固收+”策略,今年以來備受考驗。“固收+”產品批量“破凈”,熱度驟降。從“固收+”基金三季報來看,產品規模較年初減少1000億元,銀行理財產品發行也遭遇很大挑戰。
11月以來,市場正在悄然變化。在A股近期連續反彈的背景下,不少機構已經開始布局明年。市場預期,如果未來股市升溫,“固收+”策略或許又將迎來市場關注。
(相關資料圖)
前三季度“固收+”策略遭遇滑鐵盧
“固收+”策略興起于2019年,彼時大量資金涌入理財和基金市場,股市走強讓“固收+”策略大放異彩。
“固收+”是以優質債券為底倉,獲得持續穩健收益,同時通過配置股票、可轉債、新股申購等多策略來增強收益的一種策略。
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固收+”基金規模超過2.19萬億元,較2020年底的1.12萬億元猛增近90%,而2018年底“固收+”產品規模僅3000億元左右。
“固收+”產品強勁的發展勢頭,被股市震蕩所阻擋。2022年初,剛剛完成凈值化轉型的銀行理財市場就遭遇大幅波動,產品出現大面積凈值下滑和“破凈”潮。其中,過于雷同的“固收+”策略是原因之一。
此后,“固收+”理財發行規模驟減。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銀行理財(含理財子公司)“固收+”產品發行約1.3萬款,較去年同期的近2萬款降低了35.6%,在產品總數中的占比也由去年的49.3%下降到45.4%。
“固收+”基金今年以來也遭遇類似挑戰。今年上半年,大部分“固收+”基金產品出現大幅回撤,個別產品的最大回撤幅度甚至超過20%。直至三季度,這一趨勢并未好轉。
從三季度數據來看,不少“固收+”基金今年以來回撤依舊超過20%,個別基金僅第三季度回撤就高達14%。
雖然銀行“固收+”產品表現略好,但凈值回撤對于風險承受能力偏低的客戶群而言,同樣難以接受。一位銀行理財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固收+”策略產品承受了多方面壓力,發行難度大增。
純債化趨勢明顯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固收+”基金規模不足2.1萬億元,較年初減少逾1000億元。
在凈值表現不佳、客戶感受不好的情況下,銀行理財、“固收+”基金產品不得不收縮股票資產的配置。基金三季報顯示,“固收+”基金明顯增持了債券,減持了股票。
中金公司固收首席分析師陳健恒表示,在收益層面,“固收+”基金三季度整體表現較弱,跑贏純債的難度較高。數據顯示,“固收+”基金中,三季度偏債混合基金跌2.2%,二級債基跌2.02%,可轉債基金跌7.13%。然而,純債基金三季度則取得1.01%的凈值增長。
在此背景下,“固收+”基金更加趨于保守,權益持倉普遍下降。數據顯示,三季度各類型“固收+”基金都在降低股票敞口,其中二級債基的股票持倉占比回落至近年來最低點,為14.57%。
“三季報顯示‘固收+’基金整體配置的資產中包括75%的純債、11%的股票,權益倉位小幅降低。重倉股持倉方面,周期股、制造股、消費股和金融股合計占80%以上。”廣發證券固收分析師劉郁進一步解釋了“固收+”產品底層資產的分布。
控制股票配置比例,增加確定性品種收益的策略,在銀行理財中也有顯現。光大理財旗下陽光橙增盈絕對收益策略產品在第三季度維持了相對較高的優先股持倉比例,固收部分整體穩健配置,而股票多頭倉位略有下降。
何時峰回路轉?
經歷了3個季度調整的“固收+”策略是否會迎來轉機,成為市場關心的話題。
陳健恒表示,“固收+”策略盡管遭遇市場冷遇,但一些利好因素也在累積。例如,三季度“固收+”基金絕對回報較一季度稍好。
中金公司統計顯示,規模在5億元以上的“固收+”基金中,84.7%一級債基和20%二級債基在三季度取得正收益,表現明顯好于一季度。
“在銀行理財方面,雖然增量并不顯著,但至少期限層面的結構調整已趨向穩定,對于‘固收+’配置的擾動或沒有今年上半年那么明顯。”陳健恒說。
更為重要的是,11月股市持續反彈后,“固收+”策略再度被不少機構重新審視。“渠道方已經開始重視‘固收+’產品,我們也在積極溝通中。”一家銀行理財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從“固收+”基金三季報看,過度悲觀的預期正在修正,相當一部分基金經理對于未來經濟政策和上市公司業績都有一定的期待。
華泰柏瑞恒利混合基金基金經理何子建認為,四季度經濟環境或出現一些積極變化:隨著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國內經濟企穩回升預期不斷增強。基金將繼續在公司質量、景氣度和成長空間三個維度精選個股,盡力控制回撤,獲取超額收益。
一位“固收+”基金基金經理表示,近期內外利好因素催化的背景下,權益類基金有望快速回暖,“固收+”基金正處于逐步恢復狀態,明年可能會有顯著改善。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