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一體化綜合交通系統已實現從建設理念到實踐應用的重大跨越。”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暨2022中國智能交通大會上,海信網絡科技公司行業專家吳蕾發表《機場綜合交通一體化協同應用創新實踐》主題演講。演講中提到,海信在構建機場大交通、助力機場型樞紐智慧化轉型方面已錘煉出“海信模式”,并在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與南寧吳圩機場相繼落地。
打造陸、空、軌三位一體的綜合交通體系
智慧機場怎么建?目前多數機場普遍采用各交通信息化系統單點建設的思路,沒有從頂層架構對信息進行整合,無法實現多交通方式信息的互聯互通。
(相關資料圖)
在智慧機場建設上,海信立意構建一體化協同管理的機場大交通,以統一設計、統一管理、統一建設為思路,打造以機場為主,空、路、軌三位一體的機場綜合交通體系,助力機場智慧化轉型。吳蕾指出,“一體化涵蓋了‘日常機場為主,應急政府協調’的一體化管理模式與基于海信云腦打造的陸側交通一體化管控平臺兩大維度,兩者猶如兩大引擎,以強勁動力助推機場實現智慧化騰飛。”
六大創新應用讓機場交通“一眼看懂”
多交通方式協同管理
在多交通方式協同管理上,海信通過全域感知、協調調度、場景化管控推進機場智慧化升級。首先,通過機場綜合交通全域運行態勢智能感知,實現自動識別93%的頻發異常,事件響應及處置效率提升50%。其次,借助準確率高達95%的客流預測算法預測未來一個月的日客流量和當日未來3小時的小時客流量,識別運力缺口并預警,為運力科學調配提供數據支撐。第三,打造區域交通場景化管控能力,增強機場周邊交通抗干擾能力,保障進出機場車輛一路暢行。
單體交通的精細化運營
在單體交通的精細化運營上,海信錨定出租車調度與停車場升級兩大方面。在出租車調度上,海信依托AI視頻分析等技術實時感知上客區旅客等待人數、蓄車場運力資源等信息,結合客流預測算法預測將要來臨的旅客量,自動生成調度指令,同時聯動蓄車場、上客區道閘系統自動放行,還可對無牌車、亂序車等6種特殊車輛進行識別及自動處理,調度提效50%以上。
對私家車用戶,海信以“車場智能化建設+平臺統一監管+多元停車服務”模式對停車場進行智能化升級。0.6S高速道閘搭配準確率99.99%的高清車牌識別設備,用戶平均1.5分鐘就能找到空車位停好車,還有9個全自助出口提供ETC、無感支付等7種繳費方式及動態尋車、電子發票等增值服務,全方位提升車主停車體驗。
“直通車”旅客信息服務
在旅客信息服務上,海信提供“直通車”式換乘信息服務,行業首創20余種交通信息整合發布,交通信息一“屏”打盡。無論旅客計劃坐高鐵、公交還是地鐵、機場巴士,都能通過綜合交通信息誘導屏獲取發車時間、預計等候時間、車次和余票等,讓旅客“少張嘴、少跑腿”。
目前,海信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已在青島膠東機場與南寧吳圩機場落地實踐。在青島膠東機場,海信不僅助其“一夜轉場”,更在轉場一年來實現管控進出車輛1.5萬輛/日、頻發類異常自動識別率93%、自助繳費占比88%……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