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環境好,飯菜不重樣,生病有人護理照料,挺不錯。”日前,在花溪區黃河路街道的日間照料中心,今年75歲的王大爺正和幾位老伙計一起吃著午餐,聊著家常。
舒適的環境,貼心的服務,在家門口就能過上舒心的養老生活。去年10月以來,圍繞“一圈兩場三改”建設,按照15分鐘生活圈規劃布局,貴陽貴安著力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加快構建居家社區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讓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他們的服務態度很好,技術也專業到位。”8月25日,家住云巖區未來方舟G9組團的居民唐萍說。他通過“云眾智養”APP上點單預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下單上門助浴服務,不到兩個小時,專業工作人員上門服務,幫他常年癱瘓的老父親完成助浴服務。
“只需輕輕一點,就能享受到齊全的服務。”家住云巖區富水北路的居民周寧,母親多年前中風導致半邊癱,一直以來都是自己照料。“如今,只要在手機上預約,醫護人員就會在預定時間上門幫忙,真是太方便了。”
網上點單,助老員接單后上門為老人服務。云巖區根據老年人的個性需求,依托互聯網、物聯網、移動通信網等現代化技術,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發揮大數據在養老服務中的應用,為老年人養老賦能,有利于提升養老服務的精準度、專業度,擴大老年人福利的覆蓋面。”貴陽市民政局養老處處長王新說,將加快推進市級數智養老服務與監管指揮中心、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定期發布智慧養老服務應用場景需求清單,引導養老服務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精準對接為老年人服務需求,推出更多針對老年人的智慧養老服務。
“政府幫我安裝的護理床,這回真的派上大用場了。”云巖區大營路街道冠竹苑社區一棟宿舍樓的陳阿姨說,她的老伴因病需要長期居家療養,自從用上了家里的智能裝置系統,現在招呼起來比以前方便多了。
為老年人配備防褥瘡床墊、馬桶扶手、洗澡椅等生活用品……隨著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地生根,貴陽貴安讓老有所養從“有保障”到“更完善”,讓養老服務從“有品質”到“有溫度”。
按照“適老化改造+信息化改造+專業機構”模式,貴陽市積極爭取中央專項資金2039萬元,實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并率先在云巖區、南明區、觀山湖區、花溪區等開展試點,對1871余名經濟困難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家庭開展了適老化改造、專業護理、遠程監測等專業化養老服務,極大地緩解了家庭養老的困難。
“養老服務涉及千家萬戶,我們將堅持以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為導向,通過建立落實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規范發展機構養老、補齊農村養老短板、積極推進智慧養老、強化養老人才保障等措施,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的晚年更加幸福。”貴陽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路喜宏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