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秋將至,商家紛紛開啟“月餅大戰”,甚至有人做起了“元宇宙月餅”的生意,一張“區塊鏈空氣月餅”禮盒圖在社交圈廣泛流傳。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國內多個“元宇宙”數字藏品平臺都發行了“月餅”,許多玩家在平臺搶購月餅之后又在二手平臺掛出轉賣。去年中秋節前后,某電商平臺推出定制數字月餅活動,限量50件,目前在二手交易平臺被炒到天價,市場價在1萬元以上;更有一款數字藏品叫價5萬元。專家表示,要對炒作“元宇宙”月餅保持警惕,否則投資者容易血本無歸。
商家推出的數字月餅。圖據網絡
好好的月餅進了“元宇宙”,吃不到了,卻更貴了。“元宇宙”這個概念這兩年被炒得火熱,仿佛萬物皆可“元宇宙”,沒想到連月餅也要被拉來分一杯羹。所謂“元宇宙”月餅,跟其他數字藏品一樣,消費者在購買之后能夠獲得一個二維碼,通過手機掃碼可以獲得擁有專屬區塊鏈編碼的數字藏品。
據報道,今年不少老字號上市企業都玩起了數字月餅,推出“購買實物產品+贈送數字月餅”的營銷新方式。老傳統遇到新概念,也算是一種創新,對于年輕人來說,可以通過數字月餅了解傳統文化,也能有更多消費選擇,無可厚非。值得警惕的,是以月餅的名義推銷“元宇宙”,又以元宇宙的名義消費月餅。
今年,實體月餅迎來了“強監管”,單價超500元盒裝月餅將受到重點監管。現實世界里扼住了月餅“天價”歪風,換上“元宇宙”的馬甲,難道就可以肆無忌憚?雖然“元宇宙”月餅不涉及過度包裝等月餅行業的不正之風,但既然是打著月餅的旗號,是不是也不能漫天要價?即便是“元宇宙”產品,也應該遵循本行業的規定。今年4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同樣要求應當確保數字產品的價值有充分支撐,防止價格虛高背離基本的價值規律。創新要有界限,炒作要有底線,不能借著炒作“元宇宙”月餅,大割消費者的“韭菜”。
近年來,對數字藏品炒作、割韭菜的質疑不斷,有不少消費者已經掉入數字藏品的陷阱。作為新興市場,數字藏品應該和消費者一起創造財富,而不是給消費者挖坑。可以推出“元宇宙”月餅,但不能套路消費者。畢竟月餅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炒的。警惕無序炒作,還月餅原本的價值,也是維護數字藏品的正常秩序。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