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健身的熱潮下,“體育旅游”成為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關注的焦點。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體育旅游市場發展迅速,但如何將流量留存下來,做大體育旅游市場的“蛋糕”,成為業界討論的熱點話題。
政策護航 市場發展迅速
我國的體育旅游市場發展迅速。根據上海體育旅游研究中心發布的《前瞻:2021年中國體育旅游產業發展趨勢報告》,目前全球體育旅游產業的年均增速在15%左右,是旅游產業中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中國體育旅游的市場正在以30%—40%的速度快速增長,遠高于全球體育旅游市場的年均增速。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多項政策推動體育旅游產業發展。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首次從國家政策層面提出促進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十四五”規劃綱要則用了整節篇幅描述體育強國建設;《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則明確將體育旅游作為全民健身融合發展的重要領域。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休閑與旅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蔣依依表示,體育旅游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從相關政策來看,體育與文化、教育、人才并列,成為四大強國目標之一;體育與教育培訓、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旅等并列,成為需要提質擴容的消費領域。”
蔣依依認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內旅游是“內循環”的主力軍,而體育旅游則是國內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
“體育+”擴容 流量變“留量”
在本屆服貿會上,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大眾的旅游消費意愿并沒有減弱,但如何將巨大的流量轉變為“留量”,提升“重游率”,是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體育+紅色旅游”是提升“重游率”的一大途徑。近年來,不少革命老區深挖紅色文化資源,靠吃“旅游飯”走上了致富路。攜程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紅色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在“紅色+”融合旅游業態中,深受游客喜愛的依次是“紅色+影視”“紅色+體育”“紅色+動漫&游戲”,三者合計占比為40%。
“體育+冰雪旅游”也是業內人士相當看好的體育旅游模式。在國際體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論壇上,北京雪幫雪業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八達嶺滑雪場總經理姚裕認為,在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和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影響下,中國冰雪旅游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體育活動成為提升冰雪旅游參與度和“重游率”的重要形式。
值得關注的是,“體育+冰雪旅游”正向四季可持續運營轉變,越來越多的滑雪場經營者將經營模式逐步改變為“春季觀光、夏季度假、秋季觀光、冬季滑雪”相結合的四季經營模式,例如在非雪季經營越野山地車、真人CS等項目,向四季均衡的綜合性度假旅游目的地轉型。
此外,“體育+都市、近郊運動休閑游”也被認為是提高“重游率”的新方式。浙江嘉興的露營場地經營者王力向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體育+都市、近郊運動休閑游”近年來頗受歡迎,在國慶節、勞動節等小長假以及暑假期間,露營場地供不應求。“以親子游、企業團建為主的露營項目成為我們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很多游客和企業成為‘熟客’。”
做好規劃 推進各產業鏈融合
如何繼續做大做強體育旅游市場的“蛋糕”?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祁冬表示,賽事是一個大IP,可以有效帶動旅游產業發展。
祁冬認為,將在2023年落地中國的MLB的全新賽事模式——Home Run Derby X(HRDX)本壘打國際挑戰賽,會吸引更多體育娛樂粉絲和合作伙伴,“這種模式會拉動當地旅游服務、餐飲住宿、交通運輸等一系列行業的發展。”
蔣依依認為,體育旅游要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年輕群體、女性群體、老年群體作為體育旅游的重點消費人群,拉動需求的增長;以體育+多樣化業態旅游的模式為重點,促進供給優化。另外,要以“一帶一路”為主要市場,以冰雪旅游為主要產品突破口,實現入境旅游的市場擴展與產品升級。
另有行業分析師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做大體育旅游市場首先要做好產業規劃,例如搭建體育資源交易平臺,推進體育與教育、金融、商貿等產業的融合;其次要做精做細特色產品,比如建設體育名城和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等。同時,體育旅游行業需要重視和完善安全保障系統,如搭建安全教育培訓系統,完善安全預警機制、應急管理機制以及體育保險制度。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