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財經記者 劉曉
在新股破發成為常態后,企業IPO監管似乎也在進一步趨嚴。
據風口財經不完全統計,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全市場有多達38家企業IPO終止審查,這也創下了年內月度數量新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專家表示,從當前整個市場來說,越來越規范是最大的關鍵,注冊制并不意味著上市標準放松,對于企業和保薦機構來說,要及時進行調整,在新的制度情況之下,讓市場的發展能夠和企業發展相吻合。
8月IPO終止數量創年內新高
8月18日,山東滬鴿口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這已經是滬鴿口腔第三次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并終止上市。對于之后公司是否還會選擇上市,滬鴿口腔表示,公司并未放棄上市計劃,將擇機再次提交上市申請。對于是否更換交易所或板塊,公司表示應該不會進行更換。
無獨有偶,8月19日,因發行人桂林光隆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事實上,在剛剛過去的8月,終止IPO的企業數量創下年內新高,其中,僅8月8日一天就有7家IPO公司終止審查。
風口財經統計發現,目前,兩市IPO排隊公司超過千家,今年7月初一度接近1100家。但是在排隊企業數量創新高的同時,有多家公司終止上市。據不完全統計,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全市場IPO終止數量共有38家,其中創業板25家,創業板因主動撤回而終止上市的企業達到22家。同時,科創板也有2家擬上市公司主動撤回IPO申請。
從項目所屬投行看,民生證券在8月終止的IPO家數最多,共有5家,其中在創業板撤回材料的有4家,分別為上海聯眾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嘉好熱熔膠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熵能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業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建投、華泰聯合8月各有3家IPO終止。此外,國泰君安、招商證券、中金公司、長江承銷、東方承銷保薦、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均有2家終止。
“帶病申報”被約談
9月2日,深交所集中約談8家保薦機構,指出這些機構發行上市準備不到位,對發行人的突出問題未整改規范到位就“帶病申報”,勤勉盡責不到位。
據深交所披露,被約談機構在投行業務出現的問題主要反映出“三個不到位”:
一是發行上市準備不到位。有的發行人、保薦機構仍然存在“闖關”心理和“占位”習慣,對發行人內部治理和內控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未整改規范到位,也就是通俗稱的“帶病申報”。
二是勤勉盡責不到位。有的保薦機構核查把關不主動、不深入,審核中對發行人業務經營、會計處理等重要事項禁不住問詢,未能提供合理解釋,被開展現場督導或現場檢查后打起“退堂鼓”。
三是創業板定位理解不到位。有的保薦機構對創業板主要服務創新型成長型企業認識不深刻,少數申報企業不符合創業板“三創”“四新”要求,在審核中主動撤回或被否決。
深交所表示,下一步將嚴格落實《關于注冊制下督促證券公司從事投行業務歸位盡責的指導意見》相關要求,針對“一督即撤”、核查把關不到位的情況,加大現場督導和監管問責力度,堅持從嚴從快處置違法違規行為,強化日常監管威懾,持續督促保薦機構把好創業板入口質量關,為全面實行注冊制夯實基礎。
不止是交易所督促保薦機構歸位盡責,近期寧波證監局召開“撤回”、“被否”再申報企業專題座談會,對撤回上市申請或申請被否后擬再次申報的IPO企業,要求摒棄“再闖關”心態,嚴防“帶病”再報,1家參會企業當場表態將暫緩申報。
被約談的保薦機構相關人員談到,將積極采取整改措施強化“三道防線”責任,項目組“以老帶新”,質控及內核部門前置介入項目立項階段,切實執行內核負責人“一票否決制”,使輔導工作更加扎實,項目申報更為審慎。
此外,今年8月份終止審查的IPO項目中,有6家公司正是在此前被中國證券業協會抽中要進行現場檢查,分別是永林電子、誠豐新材、發達股份、峻和股份、新大禹、英創力。而在今年以來的3批現場檢查中,總共有31家公司被抽中,其中已有10家公司主動撤回了IPO項目。
去年以來,監管層也對多個主動撤回IPO項目的發行人及其中介機構進行了追責。例如,今年8月24日,曾在今年7月主動撤回IPO項目的萊恩精工收到了來自深交所的監管函,其保薦機構長江證券以及2名保薦代表人也收到了監管罰單。
注冊制不代表放松上市標準
從上市準入機制上看,盡管業內普遍認為,注冊制對企業包容度更高,也大大提高了上市審核的效率。然而注冊制下,上市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而對于企業終止審查IPO項目的原因,青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募告訴風口財經,一是企業本身已經不符合發行條件,保薦券商發現了問題而要求進行撤回,二是由于交易所進行了現場督導,三是有些企業抱著“碰運氣”的心態“帶病闖關”,被中國證券業協會抽中要進行現場檢查。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在接受風口財經采訪時表示,IPO監管一直都是比較嚴格,但是從當前整個市場來說,越來越規范是最大的關鍵。江瀚表示,市場規范性的提升必然會導致一些審核時間延長,然后一些企業的材料并不一定達標,這些問題可能現在比較明確。
江瀚江瀚認為,對于企業和保薦機構來說,要及時進行調整,在新的制度情況之下,進一步適應市場的變化,讓市場的發展能夠和企業發展相吻合,這是當前最大的問題。
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風口財經采訪時表示,八月份終止審查的公司數量很多,充分說明IPO的標準非常嚴格,“從源頭上就要嚴格保證上市公司質量,對一些不符合條件的及時終止審查,也是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推動股市長期健康發展。”楊德龍說。
楊德龍指出,全面注冊制臨近,對保薦機構以及上市公司,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上市公司來說,要符合政策引導方向,代表新經濟的方向,從長期來看,可以為經濟轉型助力,符合交易所的上市標準,在全面注冊制之下,不能放松上市的標準。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