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第十一屆(2022)中國智能交通市場年會在杭州舉行,海信網絡科技公司智慧交通事業本部信號控制產品部規劃室主任魏立夏發表主題演講,系統介紹了海信以數據賦能信號調優、提升城市級信號調優智能化水平,引領城市級信號配時中心從“人工為主模式”轉向“系統智能模式”的一系列有益探索。
(資料圖)
信控系統持續迭代助西安、青島有效緩堵
魏立夏指出,在龐大的交通數據面前,人工往往力有不逮,通過人工調優存在耗時、耗力且效果保持難的問題,這與大中城市提出的綠波覆蓋路口需達80%以上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2020年,海信全面提出將自適應信號控制系統升級為全流程“智能調優平臺”,提升城區級信號調優全流程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2021年海信又迭代“數據驅動的城市級交通信號控制智能調優平臺”,實現從交通矛盾識別、問題成因分析到策略方案生成、效果評價反饋更新的信號調優體系閉環,拉動交通信號控制向智能化、閉環式躍升。
目前,海信智能調優系統已相繼落地西安、濟寧、青島、江門等地,干線綠波自動推薦、路口問題成因診斷等成效初顯。數據顯示:在西安,海信已實現7處區域控制,曲江區擁堵指數下降8%;46處堵點得到明顯優化,通行效率提升18%以上;完成114條干線綠波優化,城區主干道通行效率提升23%。在濟寧,海信實現12條主干道綠波優化,停車次數平均降低33.7%,行程時間平均減少17.3%。
秒級精細數據自動診斷3大類、20種交通問題
當前,大數據作為交通治理的有力抓手已成為行業共識,與此同時道路交通數據類型越來越多、數據來源五花八門、數據異常時有發生、數據維護水平堪憂,直接影響到數據反饋真實交通狀態和支撐信號優化的能力。
為此,海信夯實數據池、深挖數據價值,實現6類典型的檢測器數據異常自動識別,同時提出基于異常原因分析的數據治理創新模式,已走在行業前列,實現了路口數據能力全面監測,數據價值可知、數據應用可靠,真正實現路口數據反哺于路口治理。
路口問題成因診斷是交通信號控制的又一難點。由于問題路口數量多,問題成因復雜,且多依賴人工調研分析,導致問題路口發現慢、輿情投訴多。準確識別問題根因,尤其是交通組織渠化、路側秩序等導致的交通干擾類成因,是提升路口問題成因診斷準確率的重要突破點。對此,海信引入秒級精細數據,實現路口通行效率分析,準確識別干擾類問題成因,可自動診斷3大類、20種交通問題成因,準確率不低于80%。
綠波協調全流程自動優化精準提高通行效率
如今,交通綠波已屢見不鮮,但在綠波協調控制上還存在子區劃分不合理、時段劃分適應性差、效果巡檢缺乏精細數據評價,及相位差優化不精細等短板。
為了提升城市級、區域級綠波協調優化效率,海信實現了綠波協調全流程自動優化。基于多參數融合的路口間關聯度模型,實現子區劃分優化;基于時間序列聚類算法的多方案迭代尋優模型,實現平峰、高峰、低峰時段精細優化;基于多源數據還原出行軌跡評估協調效果,定位停車路口,實現效果反饋優化;基于路口通行效率等秒級精細數據,實現相位差問題精準識別、對癥優化。
憑借多年信控實踐,海信已在長沙、西安等多地走出了獨具特色的“信號調優之路”。以長沙為例,2021年長沙新增25個感應控制路口、20個自適應控制路口,及46條干道和2個區域的協調綠波。經驗證,優化后主干道行程時間平均減少了27.4%,停車次數平均減少3次。
信號智能調優非一日之功,也難一蹴而就。海信智能調優平臺將圍繞路口問題成因診斷、綠波協調自動化、高峰智能干預控制等核心業務需求,提升多源、低密度數據綜合治理能力,夯實智能調優效果落地的關鍵能力,持續突破信號配時全流程自動優化,引領城市級信號配時中心從“人工為主模式”轉向“系統智能模式”!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