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以來,全國多地的極端高溫天氣還在持續,“40℃進不了全國高溫排行榜”更是一度沖上熱搜。
極端高溫天氣帶動電力負荷激增。為了確保電網系統平穩運行,保證居民用電,四川、江蘇、浙江、安徽等地相繼啟動有序用電模式,提倡節約用電,要求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讓電于民”。
8月15日早間,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預計當天華東、華中以及新疆部分地區將繼續高溫天氣,最高氣溫將有35-39℃,四川東部、重慶中西部、陜西南部、江蘇南部等地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盡管已經接近夏末,但氣象部門預計多地的高溫天氣預計還將持續,高溫地區的電力保供還要經受考驗。
極端高溫天氣帶動電力負荷激增。-新華社
多地啟動“有序用電”模式
今年6月各地入夏以來,全國多地的高溫天氣就帶動用電負荷持續攀升,國家電網經營區域的山東電網、河南電網和寧夏電網、江蘇電網等用電負荷先后創下歷史新高。
進入8月以來,35℃乃至40℃以上的高溫天氣在浙江、江蘇、安徽、四川等地頻頻出現,當地電力需求高峰負荷持續攀升,為當地電力保供工作帶來挑戰。
8月15日下午,江蘇省氣象臺發布通告稱,宜興氣溫升至42℃,再度刷新江蘇歷史最高溫紀錄。
在8月10日召開的江蘇省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現場調度視頻會上,江蘇省發改委主任李侃楨指出,本輪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熱度高,江蘇省電網調度最高用電負荷已經三次創歷史新高,全省發展改革系統要全力做好能源電力調度保障;各設區市要綜合運用多種需求側管理手段,保障電力供應安全。
據國網浙江電力方面介紹,浙江省發改委主任孟剛8月7日到國網浙江電力調研時指出,要做好保供穩價,建立完善外購電研判機制,通過節約用電、人工降雨等方式,減輕電網壓力,確保本輪迎峰度夏保供電平穩進行。
近期,浙江、安徽、江蘇、湖北等多地的能源部門、經信部門與國網當地分公司相繼下發節約用電倡議書,號召各用電單位節約用電,倡導工業企業通過計劃檢修、輪休等方式錯峰讓電,主動支持緩解用電高峰時段供電壓力。
四川擴大企業“讓電于民”范圍
同樣處于高溫天氣中的四川省,率先擴大了工業企業“讓電于民”的實施范圍。
當地流傳出的一份文件顯示,8月14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聯合下發《關于擴大工業企業讓電于民實施范圍的緊急通知》,文件提出,由于當前電力供需緊張形勢進一步加劇,為確保四川電網安全,確保民生用電,確保不出現拉閘限電,當地將取消主動錯避峰需求響應,擴大工業企業讓電于民的實施范圍。
具體來說,從8月15日起,四川省(除攀枝花、涼山)的19個市(州)擴大工業企業讓電于民實施范圍;對四川電網有序用電方案中所有工業電力用戶(含白名單重點保障企業)實施生產全停(保安負荷除外),放高溫假,讓電于民,時間從8月15日零時開始,至8月20日24時結束。
四川省氣象臺8月14日發布高溫橙色預警,預計8月15-19日,四川盆地大部地方最高氣溫可達35℃-39℃,其中達州、廣安、巴中等多地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
有序用電措施的擴大,也為當地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8月15日,通威股份相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停電計劃還在溝通,目前正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要求有序調整負荷,隨著后續電力形勢有效緩解,公司用電將恢復至正常水平。另一家光伏企業相關人士則回應稱,目前生產項目處于低負荷運轉。
也有部分光伏企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本次有序用電措施對四川地區項目生產造成的影響不大。
國光股份(002749.SZ)8月15日公告稱,受電力供應緊張影響,公司全資子公司潤爾科技將于8月15日零時至8月20日24時臨時停產。國光股份表示,公司其他生產基地處于正常生產狀態,潤爾科技臨時停產不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中孚實業(600595.SH)則在8月14日公告稱,公司兩家子公司的部分產能自8月14日起停產一周,預計減少電解鋁產量共1.29萬噸。瀘天化(000912.SZ)也表示,公司瀘州納溪區生產裝置也將于8月15日-20日停產,預計減少尿素產量3.5萬噸、甲醇1萬噸。
需求側響應應對尖峰負荷
四川是水電大省也是電力大省,同時也承擔著西電東送的任務,近期高溫天氣下上游來水偏少,水電出力也受到了影響。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今年多年不遇的高溫天氣下,四川當地電網的尖峰負荷迅速提高,電網負荷峰谷差迅速拉大,水電的有限調節能力也無法完全彌補峰谷差,最終導致當地擴大有序用電范圍,來保障電網系統的穩定。
從近幾年的趨勢來看,經濟持續發展帶動用電需求走高,城市電網峰谷差也逐漸擴大,極端天氣則加劇了這一趨勢。在用電高峰期,電力供需緊平衡、啟動有序用電模式越來越常見。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7月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指出,迎峰度夏期間,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華東、華中、南方區域部分省份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華北、東北和西北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
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國內電力產量與社會用電量同步保持較快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7月,國內電力生產增速加快,當月共發電80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分品種來看,火電增速由降轉增,水電、風電增速放緩,太陽能發電增速加快。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7月全社會用電量83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分產業來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3%;第二產業用電量513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1%;第三產業用電量15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5%。
曾鳴指出,今后用電峰谷差會越來越大,但尖峰時刻存在的時間段卻不久,為了少部分的尖峰時刻來大量擴建電力生產能力是不劃算的,會導致裝機容量利用率、電廠的利用率和電網的線路利用率都偏低。因此就需要用有序用電的手段,通過調動需求側的響應能力,通過市場機制、價格機制以及行政手段,來調節電網峰谷差。
此外,各區域內部和之間的可再生能源和傳統能源,也要在規劃、市場、運行調度方面做好協調,在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等方面也要做好協調,防止出現電力總量充足,卻由于協調不佳出現供應問題。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