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動的游魚、琳瑯的水晶裝飾、大量的書卷和藝術裝飾物……讓整體空間形成了濃郁的人文氛圍,也許你難以想象,這僅是一個銀行的線下網點。同時,這也是銀行特色網點打造的縮影。
(資料圖片)
事實上,在銀行升級打造特色網點的背后,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銀行網點的依賴性逐漸降低。根據銀保監會官網的金融許可證機構退出列表,《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2022年商業銀行機構退出列表中,截至7月18日,合計有1078個銀行網點終止營業。
《證券日報》記者連日來實地走訪北京市多家銀行的特色網點,注意到目前銀行對網點升級改造服務正從“被動等待”向“主動出擊”轉變,銀行物理網點正在網點撤并、建設、運營升級等方面探索新的路徑。有銀行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銀行網點服務既要講溫度,也注重美學。”
特色網點盡顯“科技范”
線上金融服務常態化的今天,物理網點作為銀行曾經的主要獲客渠道,其以往的線下獲客模式已不再適用。銀行業務發展邏輯,包括產品、服務和組織流程等各方面正在加速重構。
記者經過多日走訪調查發現,綜合來看,在主題場景方面,社區生活、普惠金融與零售消費是銀行網點重點發力改造方向。同時,網點轉型重心從“智能運營+渠道協同”向“主題場景+生態營銷”傾斜。
以工商銀行北京金融街智慧銀行旗艦店為例,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里也是傳統銀行網點轉型的一個縮影。這家銀行網點的工作人員極少,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機器人來提供接待和咨詢服務。記者體驗發現,該網點的設備大多為智能設備,包括遠程協同智能柜員機、大額現金智能柜員機、實時制卡智能柜員機等,可以分別提供客戶新申請信用卡“立等可取”、不同票面大額現金處理、遠程坐席協同、現金實物訂單化預約自取等服務。
隨著《證券日報》記者的深入走訪,發現目前很多銀行均在嘗試對網點的功能和定位進行改革與創新,除了智能網點以外,也有銀行結合現實熱點與趨勢潮流,打造自己的特色網點。
例如,《證券日報》記者在工商銀行北京環球大道支行看到,其酷似“金庫”造型,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打卡。更有游客戲稱,“這是來此必拍照的‘網紅’打卡地。”該網點不僅顏值頗高,內部設計也科技感十足;農業銀行北京某支行的特色網點則是藝術感十足,其數字化、智能化讓不少用戶體驗到了便捷金融服務,獨創的“文藝范兒”也是刷新了用戶的體驗觀感。
記者梳理發現,全國各地多家銀行均在嘗試特色網點的創新打造。比如,2021年,民生銀行寧波分行打造“甬助老”特色網點;2022年1月份,郵儲銀行在成都市打造了一家“交子”主題網點;2022年2月份,建設銀行在長沙市打造了家居主題特色網點,積極構建“家生活金融生態圈”等等。
近日,畢馬威聯合京東云共同發布《智慧網點與數字化營銷運營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通過對16家銀行共50家省級分行的問卷調研反饋梳理分析顯示,94%的被調研分行表示已開展網點數字化轉型。同時,越來越多銀行開始進行主題場景網點建設與網點生態營銷,分別有80%和86%的被調研分行已經開始著手落實相應的轉型舉措。
“目前,銀行特色網點大多在推進數智化轉型,提高設備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客戶自助處理業務的能力。”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年內銀行網點正縮減
根據銀保監會官網的金融許可證機構退出列表,《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2022年商業銀行機構退出列表中,截至7月18日,合計有1078個銀行網點終止營業。
“網點密度減少是行業大勢所趨,由于銀行的基本盤還是在線下,各種個性化金融服務依然需要網點柜員,所以網點并不會消失。同時,隨著網點的縮減,單一網點承載的業務可能會有所增加,因此將金融業務與科技進行融合,為網點注入科技元素,提升服務質效成為很多銀行網點的轉型方向。”盤和林表示。
此外,《白皮書》顯示,雖然全國銀行業網點總數下降,但不同類型銀行的具體布局方式出現分化,大型銀行聚焦網點撤并且布局優化,區域性銀行依靠區域優勢有所擴張,同時大部分銀行的特色網點數量增加,綜合來看網點建設與轉型仍是銀行經營發展的重點發力方向。
中關村科金AI智能視頻與RPA事業部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數字化浪潮的沖擊下,銀行實體網點的收縮趨勢肉眼可見,但這并不意味著銀行業務的收縮。在此背景下,將會加速銀行數字化轉型進程,一方面,借助數字化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業務辦理渠道,以適應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另一方面,加快科技應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5G通信等前沿科技,進行網點數智化改造,以滿足用戶多樣化的服務需求。
未來銀行網點會轉型成何種形態,給人們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未來網點一定是數字化、智能化的,集銀行科技能力和金融專業能力于一體,通過前沿的人工智能、5G通信等技術,以智慧網廳的形式呈現,讓用戶在感受銀行金融專業能力的同時,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此外,打造社區生態聯盟也是未來網點的重要方向之一。”上述負責人表示。
盤和林表示,“未來銀行網點還可以嘗試向消費零售領域轉型,同時做定制化金融服務網點,以大型客戶、社交網絡等方式開拓業務。”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