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物制藥公司重慶智翔金泰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智翔金泰)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科創板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智翔金泰的實控人就是千億市值疫苗龍頭智飛生物的董事長蔣仁生。從招股書來看,公司近三年未有產品上市,累虧超8億元。今年3月,又終止兩大項目的研發,2億元打水漂。重重壓力下,蔣仁生還能再造一個“智飛生物”嗎?
未有產品商業化 三年累計虧損8億元
(資料圖片)
智翔金泰成立于2015年,主營業務為抗體藥物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在研產品為單克隆抗體和雙特異性抗體。招股文件顯示,智翔金泰擬發行9168萬股,募集資金39.80億元,投向抗體產業化基地項目、抗體藥物研發等項目。
招股書披露,截至2022年5月31日,公司5個產品(8個適應癥)已進入臨床研究階段,臨床適應癥涵蓋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中軸型脊柱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等多個治療領域。此外,公司還有1個產品獲得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6個產品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
不過,智翔金泰目前還未有產品上市,也未實現盈利。進展最快的產品GR1501注射液的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適應預計在2024年初獲批上市。
作為創新驅動型生物制藥公司,產品的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及新藥上市前準備等開發業務的開展仍需持續較大規模的研發投入。2019年至2021年,智翔金泰的研發費用分別高達1.25億元、2.28億元和2.95億元。截至2021年底,公司擁有員工313人,其中技術研發人員273人,占整體員工的87.22%。
而同期,智翔金泰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11萬元、108.77萬元、3919.02萬元,研發費用分別占營收400429.05%、21003.69%和753.42%。
值得注意的是,智翔金泰2021年營收占比為99.51%的第一大客戶智飛龍科馬正是智飛生物的全資子公司,董事長與實際控制人亦是蔣仁生。
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智翔金泰難逃虧損。同期,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虧損1.57億元、3.25億元、3.22億元,三年累計虧逾8億元。
雖然未實現商業化,但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五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該上市標準給未實現盈利的科創企業提供了上市的可能。
不過對于未來的發展,智翔金泰坦言,一方面,公司未來銷售收入可能無法按計劃增長,產品商業化進度可能低于預期;另一方面,公司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新產品開發投入、市場推廣投入,導致相關成本及費用持續增長。公司成本及費用的增長金額可能會大于銷售收入的增長金額,導致營業利潤大幅下滑或凈利潤大幅下滑,因此,存在虧損金額持續擴大的風險。
2款藥物被叫停 2億元研發支出打水漂
值得注意的是,智翔金泰在今年3月份終止GR1405和GR1401兩個項目的研發,兩者均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實際上,此前生物制藥市場的火熱,讓一大批玩家涌入市場,隨著市場不斷進化,一些并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也逐漸出局。
對于叫停藥物研發的原因,智翔金泰解釋,GR1405為抗PD-L1單克隆抗體藥物,而由于PD-1/PD-L1通路單抗藥物競爭激烈,公司決議終止該藥物開發。
據了解,在PD-1/PD-L1通路單抗藥物方面,目前中國已有多款同類藥物上市,且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恒瑞醫藥、百濟神州旗下產品均已進入醫保。
被終止研發的另一個項目GR1401為抗EGFR單克隆抗體藥物。智翔金泰表示,目前,國內有多個抗EGFR單克隆抗體創新藥/生物類似藥處于不同研發階段,抗EGFR單克隆抗體藥物競爭激烈。在I期臨床試驗中,公司觀察到GR1401不能在有效性上超越同靶點藥物,但顯示出較好的安全性,因此將GR1401的研發策略調整為聯合用藥。
截至今年3月31日,智翔金泰上述兩個產品累計投入1.59億元與0.53億元,終止兩個項目的研發,也意味著超2億元的研發支出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高層隱現智飛生物與沃森生物前高管
相比產品管線,外界對智翔金泰的高層更加感興趣。
從股權架構看,重慶智睿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智睿投資)直接持有公司72.73%的股權,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蔣仁生直接持有智睿投資90%股權,并通過其控制的智飛生物持有智睿投資10%股權,蔣仁生可通過智睿投資控制公司股東大會72.73%表決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除了實控人,蔣仁生還擔任智翔金泰董事。
公開報道顯示,即將進入古稀之年的蔣仁生同時也是中國疫苗龍頭、A股上市公司智飛生物的實控人。
在恢復高考的1977年,當了7年農村教師的蔣仁生,迎來了改變命運的第一次機遇,考上了桂林醫學院。在畢業后將近10年的時間內,蔣仁生一直在衛生防疫站工作。直到1999年,蔣仁生離開公職,來到浙江一家疫苗企業擔任總經理助理。
2002年,49歲的蔣仁生與劉俊輝、吳冠江等人創立了智飛生物。2010年,智飛生物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了第一家在創業板上市的民營疫苗企業。如今,智飛生物市值超1700億元,代理疫苗產品包括美國藥企默沙東的HPV疫苗、輪狀疫苗、23價肺炎疫苗以及滅活甲肝疫苗等。
作為默沙東HPV疫苗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代理,智飛生物2021年報披露,九價和四價HPV疫苗全年批簽發量分別為1020.62萬支和880.25萬支,同比增長幅度達到101.45%和21.93%。
隨著公司的發展,蔣仁生個人及其家族的財富也隨之壯大。福布斯2022年全球億萬富豪榜顯示,蔣仁生及家族以177億美元(約合1183.66億元人民幣)資產位居全球第91名。
2022年一季度,智飛生物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翻倍增長,營業收入88.41億元,同比增長125.1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23億元,同比增長104.95%。四價和九價HPV疫苗批簽發量分別為211萬支和483萬支,同比增長近70%和280%。
然而,在二級市場上,智飛生物的走勢卻與基本面背離。截至發稿,智飛生物的股價較200.23元/股的高價接近腰斬。此外,作為智飛生物大股東,上市以來,蔣仁生累計套現約80億元。
智翔金泰另一位持股5%以上的股東單繼寬,中新經緯發現,其在招股書中的履歷,與君實生物發行人及保薦機構回復意見中創始股東履歷一致,為同一人。招股書顯示,單繼寬擔任智翔金泰董事長,本次發行前,單繼寬直接持有公司5.29%的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2002年以來,單繼寬先后任職科創板上市公司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復旦張江)醫學部經理,A股上市公司沃森生物子公司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澤潤生物)醫學注冊部經理、醫學總監,上海眾合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眾合醫藥)董事、副總經理,上海智翔執行董事、總經理等。
除了蔣仁生與單繼寬,智翔金泰董事會團隊中還隱現智飛生物與沃森生物前高管的身影。
其中,智翔金泰董事、董事會秘書李春生,2016年至2022年歷任智飛生物董事會辦公室助理、副主任、黨委辦公室主任、證券事務代表。智翔金泰監事范紅,2010年7月至今,歷任智飛生物部門主管、經理、總監。
另外,智翔金泰董事、總經理常志遠2006年至2014年歷任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部門主管、經理、總監。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