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來,期指重心略有下移,海外因素成為市場下行的主要驅動。陸股通北向資金自7月中下旬以來整體處于凈流出狀態。截至上周五,本月已累計凈流出142.36億元,增加了投資者對于后市走向的疑慮。昨日市場再度回調,投資者觀望氛圍加重。
美股短線回調,非趨勢性下行
從美股的下行驅動來看,市場一致認為原因在于美股短期漲幅過快,超買后交易擁擠,投資者兌現收益沖高回落。從基本面因素來看,美國疫情進展、經濟走勢、貨幣政策走向滯后于中國。自7月中下旬以來,美國出現疫情二次暴發后的拐點,日新增病例出現回落。美國疫情改善,經濟數據方面仍處于經濟解封后的邊際修復狀態。上周公布的最新一期非農顯示美國就業延續修復。
在貨幣政策方面,近期市場廣泛討論美聯儲“平均通貨膨脹目標”。若后期美國基本面改善得到持續,則意味著美國貨幣政策邊際上難再度寬松,這將限制美股漲幅。國內方面,貨幣政策并未完全轉向收緊。因此,權益類資產仍將受益于系統性的流動性寬松。此外,經濟復蘇的方向不變,因此美股短期回調后出現趨勢性下行走勢的可能性并不大。
國內基本面利多,對沖外部壓力
國內方面,宏觀基本面走勢邏輯更加清晰。本周再次進入宏觀經濟數據發布期。從月初公布的PMI數據來看,官方制造業PMI雖然處于50榮枯線上方,但兩個月來首次出現環比回落。周一公布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上月出口同比增長9.5%,好于預期的8.3%,為2019年月以來新高。雖然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但出口韌性十足,持續好于預期。不過,從進口表現看,增速回落2.1%,較前值降幅擴大,顯示內需改善程度依然偏弱。綜合來看,預計國內經濟邊際仍有望改善,但改善幅度和二季度相比力度將下降。
貨幣政策方面,央行更注重靈活適度,重視流動性向實體的傳導,未到收緊時刻。由于PMI等先行指標及內需改善乏力,部分機構已開始預期貨幣政策重新出現寬松可能,例如將適當采取降準或結構性降息以支撐實體經濟。整體看,流動性中性樂觀預期將繼續對期指構成重要支撐。
整體上,貨幣政策力度溫和,注重落實,對實體經濟仍呈現利多。經濟延續復蘇,但持續大幅改善的動能減弱。在政策、經濟“雙穩健”的情況下,期指大幅上行的空間受限,但下方支撐也較強。當前全球范圍內都出現了短線資金在強勢股獲利了結的趨勢。從投資角度看,籌碼的充分換手有利于夯實市場上行基礎。雖然市場仍面臨地緣局勢、外圍市場調整等利空,但國內基本面仍處于偏多格局。因此,外部擾動難以造成趨勢性調整壓力,指數的回調仍是多單逢低介入的機會。(毛磊)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