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經十路旁的一間辦公室里,山東國信國際旅行社董事長張曉國在獨自處理事務。“三四月份的時候還有四十多名員工,現在只剩十多個人了。”張曉國說,為了生存下去,他們租出了將近300平方米的辦公室,原本要入駐新辦公室的計劃也暫時擱置了。據了解,像他們這種中型旅行社已經損失了將近上百萬元。
山東攜程百事通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呂中力也表示,如今只有省內游可以開展,“但是省內游單價低,交易額根本上不去。”
“疫情還沒有結束,人們出游的意愿還是不強。”濟南某旅行社解放路門店值班人員賈麗(化名)說,過去的端午節假期,門店沒有一個訂單,而復工后的營業額僅有2000多元。“這些錢都不夠交水電費的。”賈麗指著旁邊的空調說,自己平時值班只會開著風扇。
“從1月23日到現在,我們只發過一次工資。”賈麗說,與收入下降相比,自己更擔心的是被旅行社裁掉。
“剛過去的這個端午節,跟我們旅行社沒有關系。”濟南某大型旅行社市場經理無奈地說,由于省內游、周邊游是假期旅游主力,加上近期疫情反復的原因,端午假期出現了業務為“0”的情況。
天眼查數據顯示,濟南市登記名稱中帶有“旅行社”的企業共有4250家。受到疫情的持續影響,最近兩年登記成立的841家“旅行社”企業已有82家注銷。其中,山東樂游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注銷11家營業部,山東孔子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注銷7家營業部,南京途牛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注銷9家營業部。
“先找門檻低的過渡”
旅游公司經理兼職送外賣
6月30日下午6點,34歲的趙嘯騎上電動車,開始一晚上的“騎手”工作,從濟南明星小區農貿市場到吉爾北苑,他花了30分鐘,騎行近5公里,將一份肉餅送到顧客家中。
“這一單能掙7塊4,通常距離越遠給的錢越多。”離開顧客家,趙嘯邊刷手機搶下一單邊說。他從事騎手工作已有兩個多月,從最初每天送十多單,到如今能送三十多單,對這份工作已經駕輕就熟。但在當上外賣騎手之前,趙嘯做的是一份截然不同的工作。
“其實我是一家旅游公司的業務經理。”趙嘯從2007年開始從事旅游業,至今已有13年,但最近的遭遇讓他不得不開始“轉型”。
今年1月22日,趙嘯的公司業務開始進入停滯狀態,“我們已經把游客的款退回去了,但航空公司還沒有退款給我們。為了幫公司渡過難關,我自己貸了七萬多元,加上房貸現在每個月要還3000多元。”
趙嘯所在的公司有20多名員工,現在基本都在做兼職,“我妻子原來就在公司做財務,現在也在做兼職。因為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很合適的,只能先找一些門檻較低的。”
除了送外賣,趙嘯還嘗試過擺地攤,端午假期,他和妻子制作了一些手工甜點,在西客站附近的夜市上出售,但效果并不好。“賣了三個晚上到手200塊錢,但成本大概在220塊,所以最后算算還是虧了。”他苦笑說。
最近,趙嘯又找到一份建筑咨詢公司的工作,白天在那里上班,晚上再跑外賣,但對于老本行,他仍充滿信心,“我本人非常喜歡做旅游,為了維持生計,現在只是暫時的過渡。”
直播介紹景點并帶貨
賣扒雞阿膠還推薦民宿
“我們在三四月的時候定了‘活下來’的調子,因為活下來才能做準備、謀發展。首先公司不能倒閉,第二員工不要全部流失。現在來看活下來已然是最核心的主題。”張曉國說。
為了走出困境,山東國信國際旅行社董事長張曉國蹚出了一條新出路,那就是直播帶貨。利用資源熟悉的便利,他們在網上進行“云講解”,同時還賣起了德州扒雞、金絲小棗、東阿阿膠等。
“做直播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種草,直播可以穩定粉絲、客戶群;第二可以帶貨,把山東的特產帶出去,不讓人員閑置。”另外,張曉國還在研究深度挖掘文旅資源,“做直播需要熱點、新穎的東西,這也推動著我們去深挖旅游景點背后的故事。兩個多月的直播里收獲了幾千個粉絲。”
7月1日晚上,嘉華旅行社也進行了一場特殊的直播。“我們是在若谷山居景區做的直播,直播間帶的貨有點特殊,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民宿。”該旅行社市場經理趙汝信說,在近郊游成主力的情況下,民宿產品非常火爆,他們旅行社與民宿酒店合作進行直播帶貨,也是一種行業自救措施。
北京眾信悠哉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則在今年2月份成立了一家MCN公司,專門孵化直播網紅,邀請了數位直播網紅達人,定期對內部員工進行直播帶貨以及短視頻平臺運營培訓。
有的跨界進軍房地產
探索未來深度轉型
“旅游是低頻消費,日常生活消費卻是高頻的,旅行社掌握目的地優質商品和土特產等,可以由導游采購,由旅行社品牌背書,在線上及門店銷售,這樣可以增強客戶黏性,拓寬營收渠道。”山東嘉華旅游董事長張明表示,他們正在探索“旅游+生活”的旅游新零售模式,把旅行社作為流量入口,把旅行社由人流圈變成生活圈。
2月8日,嘉華旅游開發的“目的地嚴選商城”正式上線,該電商平臺主要銷售境外和國內旅游目的地的土特產。“我們還幫助農民銷售滯銷農產品,湖南省湘西州的碰柑上線2天就銷售了20萬斤。”趙汝信說,“目的地嚴選商城”剛上線每天的銷售額即達到1萬多元。目前,該電商平臺有百余種商品。
5月27日,嘉華旅游再次跨界進軍房地產行業。在張明看來,旅游能與各行各業“嫁接”起來,他很看好房地產的相關業務。“我們有一個隊伍,現在有好幾百人,可以去干這件事。”張明說,他們現在的主攻業務就是銷售房產,而且現在正在銷售濟南市區的一個樓盤。
張明說,他們想通過自己的客戶資源深挖房地產行業,拓展企業盈利空間,同時也利用這個特殊時期進行深度轉型,未來時機合適嘉華地產也會開發樓盤。
“跨界旅游也是很值得提倡的,我們也利用這段時間彌補了之前的不足,將工業旅游、農業旅游、鄉村旅游、鄉村振興這些業態進行融合。”張曉國說,他們還在嘗試拓展旅行社的業務半徑,不僅可以做旅行團,還可以給景區做營銷策劃、宣傳代言。
改變盈利模式推小眾線路
倒逼自己走出舒適圈
五一、端午假期,省內近郊游、城市周邊游、鄉村生態游成為熱點。雖然跟團的游客并不多,但是旅行社仍然看到了商機,那就是游客個性化、品質化、體驗化旅游需求旺盛。
“傳統的旅游線路和組團模式是越來越不受待見了,但小包團和私人定制方興未艾。”張明分析道,親朋好友一起出游,自由自在,旅行社就需要在這方面下功夫,提高研發能力,不斷擴大市場占有率。
“我們現在開發了自駕游的項目。”趙汝信解釋道,具體來說,就是給自駕游客提供訂票、訂酒店、講解等業務。
此外,嘉華旅游還新開發了民宿業務。“以往民宿是跟旅行團結合起來的,現在單獨開發了,交通問題由游客自己解決。”趙汝信稱,這種個性化服務比較適合年輕人。
“此次疫情暴露出線下門店在非跟團游領域的弱勢,這也是我們目前正在嘗試革新的地方。”山東攜程百事通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呂中力稱,他們旅行社推出大量非跟團游、半自由行、景酒套餐等產品,以提升交易額。
“這也是個契機,倒逼我們走出‘舒適圈’,我們也會練好‘內功’,等待旅游需求的反彈。”北京眾信悠哉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副總裁杜政泰認為,旅行社要在疫情期間苦練“內功”,提升業務能力,來應對疫情過后“井噴式”的旅游。
日子越過越緊不是一天造成的
疫情加速行業洗牌,眼下還需政府、社會、企業三方合力
作為受疫情影響最嚴重行業之一,旅行社成為“復工困難戶”。在沒有放開跨省游、出境游的情況下,“半復工”狀態的旅行社仍在咬牙堅持,可是持續“入不敷出”的窘境使旅行社陷入了迷茫。
那么,疫情給旅行社的沖擊有多大?如何拯救旅行社呢?未來旅行社的發展趨勢又是什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程凌潤 于悅
大型旅行社集團化發展
中小旅行社做成“專賣店”
“旅行社要生存發展,關鍵在于產品和服務升級。”山東嘉華文化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明說,旅行社日子越過越緊的局面不是一天造成的,也并非今年才出現,只是因為新冠肺炎而愈加明顯,旅行社要扎扎實實研究市場需求,切實提供有深度的產品、有溫度的服務,吸引有黏度的客戶。
“目前,國內旅行社市場還不成熟,散、小、弱,經過一段時間的嚴冬,則會加速整合。”張明分析道,新冠肺炎疫情將讓這個行業“洗牌”,大型旅行社要向集團化方向發展,做長產業鏈,中小旅行社要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做成“專賣店”,小型旅行社可以考慮成為大中型旅行社的分銷商加盟店,節省質保金、房租、人力成本等,依托大旅行社的品牌、產品和管理,可以獲得更多客源,業務和收入更有保障。
張明稱,旅行社的整合可以讓市場相對集中,更加規范有序,可以減少零負團費、強迫購物等現象;不愿加盟大中型旅行社的小旅行社也可以自由組合,形成類似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架構。同時,旅行社解決現金流問題要引進合作伙伴,最重要的是選擇既有資金又有資源的伙伴合作。
“建立企業產品合作為基礎、產業鏈合作為方式、利益合理分配為主導的共建共享合作共贏的發展方式。”山東旅游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陳國忠認為應該探索旅游企業、行業的內部產業鏈條式合作模式。
“形成以智力和技術為引領的旅游產業創新鏈,將創客、創業結合,形成新時尚的引領者、新產品的原發者、新消費的制造者。”陳國忠建議,通過技術協同、市場協同、資本協同,形成跨業界、跨要素的企業發展模式,如酒店+金融+養老地產,酒店+景區+醫院,形成文旅企業集團貫通產業層次、跨界整合資源的能力,實現強大的綜合競爭力。
旅行社不僅要自救
還需要多方合力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山東大學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認為,當前的形勢下,不僅旅行社要自救,更需要社會救助、政府救助。“因為現在沒有市場,這個行業要想生存就不能靠單純的企業自救。如果人們還看重旅游業的價值,那么更大程度上應該是政府、社會的救助,加上行業企業自身的救助,這三方相結合。”
針對旅游寒冬,濟南相關部門也采取過許多有力的措施,比如大規模返還旅行社的保障金。“如果影響的時間相對來講比較短,只有幾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政府利用退還保障金把企業基本的資金流解決了,能夠暫時保持企業自身的平衡。但這次疫情的影響遠遠不止幾個月,錯失了旅游旺季的話,就不是靠保障金能解決的問題了,可能大量的旅行社就要面臨生存難關。”
王晨光認為,政府從旅游產業總體調控的角度來講需要出臺一些新的政策,“包括稅收、銀行貸款等,政府所給的支持力度要更大一些。從社會角度來講,因為現在很多旅行社都是租房經營,能不能呼吁上下游的企業給旅行社一些緩沖的時間。”總的來說,政府還是要有一攬子政策來對旅游行業進行更高程度的關注和更大幅度的救助和支持。
不過專家也認為,旅游業如今面臨的困境也是一次重新思考和轉型的機會。“在當下的副作用雖大,但從長遠角度來講也有正作用,會激發社會力量的重新聚合,對產業的轉型升級都是有幫助的。”王晨光說,比如在2003年非典后,整個旅行社行業都發生了新變化,線上旅行社迅速替代了實體旅行社占據主導地位。這次來看也有類似的征兆。
從1845年托馬斯·庫克旅行社成立到現在,旅行社已經有近200年歷史。王晨光認為,旅游行業是有生命力的,肯定不會消失。但從長遠來看,科學技術的因素對旅行社的影響會越來越大。“20年前有一部電話、傳真機可能就可以開一個旅行社,現在如果你沒有一個網站,沒有一個客戶管理系統,那么旅行社可能就很難生存和運營了。”
家庭游主題旅游成趨勢
人工智能將被廣泛應用
對于旅游業發展的未來,山東國信國際旅行社董事長張曉國認為,旅游業前景依然寬廣,“從社會發展規律來看,人對物質的追求是有天花板的,但是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是無限的。旅游業就是為人們提供這種精神滋養的,這也是它為什么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的原因。”
“旅游業又是十分脆弱的。外界的一點變化都會第一時間影響到旅游。”張曉國也認為,不能僅關注受疫情影響的當下,如果不能及時做出改變依然不行。“這段時間人的生活狀態都改變了,包括消費心理、消費方式、出游方式。形成了消費的新形態,如果旅游還維持以前的狀態,是無法適應現狀的,所以必須做出改變。”
“無接觸門禁系統、無接觸導游、景區內無人駕駛觀光車、旅游商品自選自助系統以及線上預訂等各種新媒介方式將會導致傳統導游從預訂方式到出游方式、從物理空間管理到智能空間管理、從有人管理到無人管理及自助化管理成為新的服務方式。”陳國忠說,旅游企業可以通過數字化、智慧化以及社區團組,構建產品研發與生產、流程服務提供、社區市場直銷、社區化營銷的新發展方式。
張曉國認為,未來旅游散客化會進一步增強,小團體、家庭游會成為主要組織形式,主題旅游會大大增加,人們會更加注重情感、家庭。對于未來旅游目的地的選擇、過程的選擇會發生深刻影響,去追尋深度的文化游。特色的、深度的文化游會成為未來的主流。
陳國忠則建議加大研學旅游、健康旅游、體育旅游等重點產品的研發和提升力度,從而適應疫情后市場需求的新變化。
王晨光認為,下一步旅游行業中人工智能的使用將會成為重要方面,包括它對市場了解的程度,對顧客服務的能力也都會越來越改變旅行社服務的狀態和能力。“這樣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會有很好的推動作用。”(程凌潤 于悅 董一揚)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